這麼搞是為什麼?你們為什麼要跑?一點膽子都沒有!
原本自己還想著一鼓作氣拿下漢城,消滅倭寇。現在可到好,人放跑了。
李如松在旁邊小心翼翼的問道:“父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李成梁看了他一眼,有些無奈的說道:“還能怎麼辦?進城,然後張榜安民。這種事還用我教嗎?你去辦吧,我去給陛下寫奏疏。”
“是,父親。”李如松連忙答應道。
他明白了父親是什麼意思,畢竟父親剛剛收到陛下的來信,陛下在來信中把計劃說得一清二楚。
父親都已經準備配合陛下的計劃了,可是還沒開始,倭寇就已經跑了,這樣怎麼跟陛下交代?
原本好好的功勞都沒有了,而且還背上了一個大意放走敵人的罪名。這個罪名最終結果如何還不知道。
在這個時候,還是要先把這件事告訴陛下,等待陛下的處置。
李如松還很想說點什麼安慰一下父親,可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看了一眼兒子,李成梁沒好氣的說道:“行了,該幹嘛幹嘛去。你爹我這一輩子起起伏伏大起大落的事經歷的多了,這事算得了什麼?沒什麼大不了的,回去吧。”
“是,父親。”李如松答應了一聲,轉身就向外走了出去。
接下來,進城的事進行得非常順利。對於大明軍隊來說,沒有什麼難度。
只不過原本應該是一個高興的事,他們卻高興不起來。這次他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垂頭喪氣、士氣大跌。
原本大家都想著這次能大撈一筆。要知道這裡可是朝鮮的漢城,進城之後搞這麼一把肯定能立下很多的功勞。
對於漢城的朝鮮百姓來說,這反而成了好事。因為倭寇不敢鬧出什麼動靜,跑的時候什麼痕跡都沒有,只是把物資搬運走了,沒有在城裡放火或者燒殺搶掠。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城的朝鮮百姓倒是得以保全。
與此同時,倭寇從漢城逃跑的訊息很快就被送到了朱翊鈞的手裡。
朱翊鈞看到面前李成梁寫的奏摺,臉色變得非常古怪。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王用汲,突然說道:“你看一眼。”
王用汲聞言,先是一愣,隨後恭恭敬敬地從陳矩手中接過奏疏。
看了一遍之後,王用汲的臉色也變得有些詭異,遲疑了片刻才說道:“陛下,這些倭寇跑得倒是快啊!”
“那也沒什麼用,”朱翊鈞理所當然的說道:“你帶著人出發吧,等你到了估計能趕上下一場。”
“是,陛下。”王用汲無奈的答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