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也是一次機會,李成梁自然不會虧待兒子,直接把先鋒這種最能拿大功勞的任務交給了他。
當然了,誰先過江還不好說,但是打前戰的事已經讓兒子來做了。這件事做好,第一份功勞就到手了。
很快,明軍就安排朝鮮人過江了,隨後便是大軍準備渡江的工作。
李如松整日都在忙著這件事,江畔人越聚越多,他也越來越忙。
這個時候,一個人走到了李如松的身邊。
李如松看了來人,是父親的親衛,直接問道:“父親有什麼事讓你交代?”
“回將軍,”親衛躬身說道:“陛下已經下旨,大軍開始集結,大帥這兩天就到。讓將軍準備好,隨時準備過江。”
李如松興奮的說道:“終於要過江了!”
他期待這一天已經期待很久了。
自從來到鴨綠江畔第一天開始,他就在期待著渡江這一天的到來。現在終於要渡江了,想要不興奮都難。
自己這一次要努力,多拿功勞。
李如松非常清晰自己的目標——要做未來的軍方第一人,就是年輕一代主戰派的第一人。
別人沒機會,自己有機會,一定要把握住!
“回去告訴大帥,”李如松笑著說道:“我已經準備好了,大帥隨時可以過來。”
親衛點了點頭說道:“那卑職就告辭了。”
與此同時,瀋陽城中。
朱翊鈞面色沉靜的站在地圖前。
大軍已經出發了,很快就會渡過鴨綠江。
面對這種大仗,朱翊鈞的心情無法平靜下來。雖然知道自己能打贏,但心裡還是很激動。在結果沒有出來之前,總覺得有些不踏實。
這個時候,陳矩走到朱翊鈞的身邊恭恭敬敬的說道:“陛下,朝鮮國王到了,在外面求見。”
聞言,朱翊鈞笑著說道:“人到了嗎?進來吧。”
“是,陛下。”陳矩答應了一聲,便出去帶人了。
時間不長,朝鮮國王李昖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看得出來,李昖重新打扮了一下,似乎讓自個兒表現得好一些,但是依舊很萎靡、很狼狽。
見到皇帝,李昖沒有絲毫的遲疑,撩起衣服直就跪在了地上,大聲說道:“參見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朱翊鈞笑著說道:“來人,賜座。”
在正史的地位上,朝鮮國王的地位相當於大明的親王,這是非常高的一個封爵了。
而在朝鮮國王的心態和歷史當中,大明和朝鮮是父子之國。
兄弟之國是不用想了,朝鮮沒這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