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長,李成梁兩人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見到朱翊鈞之後,他們連忙跪在地上行禮道:“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等到李成梁兩人站起來,朱翊鈞這才繼續說道:“遼東幾年沒來過了,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告訴了朕,你們幹得不錯。百姓安居樂業、商業繁盛,做得很好!”
“謝陛下。”李成梁兩人一起躬身行禮。
朱翊鈞點了點頭,沉吟了片刻說道:“這一次朕到遼東來的事也不瞞著你們,就是為了入侵朝鮮的倭寇來的,這一次恐怕有一場大仗要打。朕問你們,你們能不能行?”
雖然是在問這兩人,但是朱翊鈞的目光從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李成梁。
李成梁向前走了一步,面容嚴肅的說道:“臣可以。這幾年,臣在遼東一直用心的練兵,加上朝廷給的支援,遼東現在兵強馬壯,絕對可以一戰,而且可以戰而勝之!”
朱翊鈞緩緩地說道:“這一次朝鮮之戰,除了遼東的人馬之外,朕允許你調動薊州和宣大的人馬。一句話,只許勝,不許敗!”
“陛下放心,臣的人馬足夠。”李成梁一臉的信心十足。
聞言,朱翊鈞就笑了,坐在椅子上調整了一個比較舒服的姿勢,拿起旁邊的茶盞喝了一口,說道:“那你就跟朕說說。”
“是,陛下。”李成梁恭恭敬敬的說道:“這幾年,臣在遼東整編訓練了軍隊十五萬,分別駐紮在遼東各地。”
“從遼東到遼西,遍佈大明的軍隊,其中騎兵五萬、步卒十萬。地方上還有很多的退役老兵和民兵,只要朝廷需要的話,可以隨時動員出二十萬人馬。”
“倉庫中糧草和裝備都很齊全,現在儲存著各種火炮五百門、各種槍械兩萬支,除此之外還有火箭炮重機槍等裝備,全都存放在倉庫裡,隨時可以裝備新的軍隊。”
“如果打仗的話,臣可以隨時抽掉十萬人馬。除此之外,臣還可以動用建州、海西和野人指揮使,蒙古人那邊可以調動七個指揮使,總計能出動五萬人馬。”
朱翊鈞沉吟了片刻之後說道:“說說這十個指揮使。”
遼東能調動十五萬的大軍,朱翊鈞一點都不意外,這些年朝廷給遼東的支援已經足夠李成梁擴軍了。
當初自己做這件事的時候,朝堂上還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還引發了一些爭論。
畢竟在很多人看來,遼東已經沒有什麼戰事了,蒙古人和女的人全都被打趴下了,沒有人需要提防。朝鮮人根本就不可能對大明動手,也不是大明的對手。在這樣的情況下,超出這麼多軍隊簡直就是在浪費。
但是朱翊鈞一直都在堅持對遼東提供支援,不斷提供武器、不斷擴軍。
說實話,在朱翊鈞的看法中,遼東軍力還是有些薄弱了。這場戰爭,自己準備摧枯拉朽的橫推,蕩平倭賊。
而且遼東的軍隊也不光會駐紮在這裡,等到以後登陸倭國,還要在倭國駐紮甚至在倭國打仗,兵力可能就有些捉襟見肘。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只能從別的地方想辦法。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調動薊州和登萊等地的軍隊。
是不是調動女真人和蒙古人,朱翊鈞還沒有想好,還想聽一聽李成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