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頭這麼一說,袁可立頓時露不好意思了,對著老頭拱了拱手,非常謙卑的說道:“老丈謬讚了,不過是些許虛名而已。”
“你這可不是虛名。”老頭笑著擺了擺手。
袁可立連忙躬身說道:“還不知老丈怎麼稱呼?”
眼前這個老頭不是普通人,能知道自己的身份,還能知道自己的外號,在京城裡面對自己侃侃而談。雖然不知道他是誰,但絕不普通。
老頭端起大粗茶碗喝了一口茶水,笑著說道:“老夫王用汲。”
聞言,袁可立頓時一愣,隨後連忙躬身,非常鄭重的說道:“原來是王大人。見過王大人。”
王用汲的名聲現在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如雷貫耳。
自從百姓的日子好過了以後,對很多事就越來越感興趣,尤其是一些說書先生使得百姓對很多事都開始了了解。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官員的名聲越來越大——海瑞。
海青天的名聲早就喊出去了,已經到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地步。經過這幾年的宣傳,海瑞的名聲更上了一層樓。
有很多海瑞的往事也被翻了出來,海瑞斷案的故事已經成了說書人常說的本子。
在這個本子裡出現了另一個角色——王用汲。從角色的設定上,王用汲類似於包拯斷案中的公孫策,只不過地位要低一些,屬於亦師亦友的角色;武力方面的角色就是現在的錦衣衛指揮使——董大寶。
說書人在話本子裡搞出了一個類似三人組的組織,這使得王用汲也名揚天下。
官場上的人雖然不相信這些事,但是也知道這裡面有一些事是真的,而王用汲這個人也是一個非常有能力、非常有才華的人,在西北這些年年非常有建樹。
“坐下吧。”王用汲擺了擺手,拉著袁可立坐下說道:“現在我就是一個在茶攤上喝茶的老頭。”
“多謝大人。”袁可立恭敬的拱了拱手,也坐了下來。
等到袁可立坐下之後,王用汲笑眯眯的說道:“你在蘇州做的事我都聽說了。做的很好,天下第一推官的名號倒是名副其實。不畏強權,難得,很難得!你這次進京是為什麼?”
沒等袁可立說話,王用汲老神在在的捋了捋鬍子說道:“你讓老夫猜一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這次來京城應該是升官了吧?”
“是,”袁可立點點頭,憨厚的笑著說道:“承蒙朝廷信任。”
王用汲也不意外。
朝廷這些年知人善任,像袁可立這種官員不可能不被提拔。尤其是當今陛下的訊息遍佈天下,這種事早就傳到他的耳朵裡去了。
像袁可立這種官員也深受張居正的喜歡,雖然這位張閣老現在年紀不小,可是依然銳意進取、喜歡提拔年輕的官員。袁可立被提拔,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什麼位置?”王用汲有些好奇的問道:“不會是刑部大理寺吧?”
袁可立搖搖頭說道:“下官暫時也不得而知,要到吏部去報過之後才知道。”
“那可要恭喜你了。”王用汲笑眯眯的。
王用汲對朝廷的規矩很清楚,朝廷不可能把你調職了還不告訴你調到哪裡,除非你的情況非常特殊,或者上面有人打了招呼。
這個上面有人打了招呼就只能是皇帝了。皇帝對你另有任用,所以就先把你調過來,職務可能還沒有安排好。
這對於臣子來說,當然是好事,因為這代表著皇帝對你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