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是苦味酸。”趙士禎說道:“其他的方向取得的進步不大,這一種製備簡單,所以現在能做出來了。”
“原來是苦味酸。”朱翊鈞笑著說道:“很好。”
實際上,苦味酸炸藥的發展和發明經歷過很多波折。最早愛爾蘭化學家彼得·沃爾夫發現,當硝酸和靛藍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可以得到一種黃色物質,這就是後來的三硝基苯酚,俗稱苦味酸。
最初,苦味酸只被當作一種黃色染料,製作這種東西在大明來說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難度,原料獲取簡單。
所以朱翊鈞當初考慮的時候,就把苦味酸炸藥列為了第一選擇。
畢竟武器生產一定要考慮成本、考慮大規模的裝備和使用,有的時候並不是越尖端越好。
苦味酸炸藥誕生之初在軍事上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使用,雖然英法也意識到了這種炸藥的威力,但是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苦味酸是酸性物質,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可以腐蝕金屬,生成高感度、極易爆炸的苦味酸鹽。這使得這種炸藥成了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最後解決這個問題的是倭國人下瀨雅允,方法是在炮彈內部刷漆,並附著了一層厚厚的石蠟,隔絕了苦味酸和彈體外殼的直接接觸,用這樣一種簡單巧妙而且廉價的辦法解決了大問題。
朱翊鈞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客氣,直接把這個小聰明拿過來用了。
倭國精巧的設計還有後來的三八式步槍的設計,一個防塵蓋就解決了步槍隔絕沙塵的問題。朱翊鈞也把這個交代下去了,作為以後步槍的技術儲備。
朱翊鈞想著自己的新式火器部隊,興奮得差點跳起來。
他知道武器代差意味著什麼。
朱翊鈞臉上帶著興奮之色問道:“那你快說說,你們現在已經進行到哪一步了?”
“是,陛下。”趙士禎連忙說道。
接下來,趙士禎就把整個研發過程都詳細地向皇帝介紹了一遍。
見到皇帝聽得十分認真,趙士楨說得更加有勁了。
看著他唾沫橫飛的樣子,朱翊鈞連忙對旁邊的陳矩說道:“快給他準備一杯茶水。”
“是,陛下。”陳矩答應了一聲,轉身吩咐人去準備茶水了。
只不過走之前,陳矩看了一眼趙士禎。
作為朱翊鈞身邊的人,陳矩對朱翊鈞非常瞭解,他能明白眼前這個趙士楨非常得陛下看重,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個人應該就是以後的一名重臣了。
大概一個時辰左右,趙士禎才停了下來,喝了一口茶水說道:“陛下,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朱翊鈞頓時大笑了起來,說道:“好,太好了!”
“你們不畏艱辛,終於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了!朕心甚慰!你放心,該有的獎賞絕對不會少,你回去也可以和下面的人好好交代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