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莊這種形式,張居正也已經看到了它有很多優點。只不過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人。
遼東那邊人太少了。
朱翊鈞也不遲疑,直接說道:“人口的事,先生要想辦法解決。”
張居正沉吟了片刻說道:“陛下,其實也不用怎麼解決。只要不打仗、日子好過,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了。”
對於生育能力這方面,張居正還是有信心的。只要老百姓能吃飽肚子、日子好過了,那生孩子就不是個事。
遼東天黑得早、冬天基本都在屋裡,除了睡覺還是睡覺。過個十年二十年,遼東的人口自然就上來了。
見朱翊鈞的臉色有些古怪,似乎感覺到了皇帝不是很滿意,張居正咳嗽了一聲,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讓他們收一些蒙古人、女真人和朝鮮人。”
戚繼光的戰報,張居正已經看過了,大明在遼東的優勢現在已經建立起來了。
張居正一直知道朝廷搞出來的新火器非常犀利,但沒想到這麼犀利。
這件事好辦,可以大膽放心的幹。不用擔心收來的這些蒙古人、女真人造反。
你們要是不聽話的話,大明的槍炮會讓你們聽話。
跟著大明才有好日子過,不要想著亂來。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那就讓王錫爵上一份題本吧。”
“是,陛下。”張居正點了點頭說道:“回頭內閣就給他發條子。”
聞言,朱翊鈞沒有再說什麼,遼東的事到這個時候就算是定下來了。
大政方針需要後面去制定,這一次主要是贊成了戚繼光的一些想法。
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去打仗、可以去駐軍,等到完事了之後,再在那些地方建造城池。
“也不知道宣府怎麼樣了?”朱翊鈞有些感慨的說道,
“應該也快有訊息了。”張居正捋著鬍子笑著說道:“戚繼光能打成這樣,想必劉顯和俞大猷也不會差。”
“希望如此。”朱翊鈞點了點頭。
兩人在等著宣府的訊息,宣府這邊的進展卻非常不順利。
大營裡。
俞大猷沉著臉走回了大帳,看了一眼不遠處正在津津有味的看書的劉顯,沉聲說道:“你還有心情看這些東西?”
聞言,劉顯抬起頭笑著說道:“那不然呢?看你這個樣子,情況不是很順利。他們又跑了?”
俞大猷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道:“這幫人的膽子實在是太小了,這樣的情況下還打什麼仗?還不如回家去吃奶!”
聞言,劉顯就笑了。
他沒想到了俞大猷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面,同時也明白這是俞大猷心裡在渴望這一場戰爭。
放下手裡的書,劉顯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懶洋洋的?說道:“這一次,怕是打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