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那邊自己交代了,讓他們好好地配合徐渭,選一個好的地址,然後就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了。
這個時間要耗很長,畢竟要準備很多的物料和調集人手。
朝廷在打仗,短時間內可能完不成,所以你先去草原走一趟吧,等你回來,就準備得差不多了。
剛剛沒有和徐渭說,是因為如果自己剛剛那麼說了,就有一種交換的感覺。好像自己在用徐渭去草原來交換給胡宗憲修忠義祠。
這種行為絕對不能有,哪怕稍稍有這個意向都不行。所以朱翊鈞刻意安排了工部的人去辦這件事,他們會把備料的時間稍稍拖一下。
現在修不了,徐渭總不能在京城待著吧?
你來到京城,除了修建忠義祠之外,你還有去草原的事。這邊既然暫時辦不了,那你就先去草原吧。
合情合理,非常完美。
事情是朱翊鈞安排的,執行的也很到位。兩天之後,徐渭就和工部那邊商量完了,地方也定了下來,就在京城的西邊。
事實上,除了西邊,也沒有地方給徐渭了。
西邊風景好、山水也好,那裡修建忠義祠也夠大。地址定在了西邊,完全不出乎朱翊鈞的預料。
工部那邊不敢怠慢,非常配合,整個過程都很順利。
該怎麼修,其實工部都有一套自己的規矩。什麼樣的級別修多大、採用什麼樣的材料,全都有現成的規矩。
徐渭對這種事也沒有辦法說什麼,因為這個叫規制。如果你採用了超標準的,那叫逾制,這可是一個非常大的罪名。
不是說你生前做的事叫逾制、死後就不叫了,修墳逾制的也不少,被發現了說不定人家把你墳都給你刨了。
工部去準備材料,徐渭也就跟著王家屏開始忙草原上的事。兩人又一次去驛館見了厄魯特。
朱翊鈞也不知道他們談了什麼,反正厄魯特准備回草原去了。
朝廷這邊也準備好了欽差衛隊、聖旨等等,選定了一個差不多的日子,一行人就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京城。
他們走的那一天,朱翊鈞沒有去,只是在皇宮裡目送他們離開。
與此同時,俞大猷和劉顯兩人也終於帶著人馬來到了宣府。
一路上行軍速度倒是不快,兩人除了行軍之外,還練習了很多戰陣,一邊走一邊練兵,實現了很多的想法。
當他們趕到宣府的時候,這裡已經瀰漫著大戰的氣氛了。
宣大總督吳兌也趕到了宣府。要知道,他的駐地可不在這裡,這屬於親臨前線了。
這是劉顯和俞大猷都沒有想到的。
在聽說兩位老將軍來了之後,吳兌非常高興,親自帶著人馬出城迎接。這也讓俞大猷兩人沒有想到。
見到俞大猷兩人之後,吳兌一臉興奮的走了上來。
沒等俞大猷等人行禮,吳兌就先開口了。他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動作十分標準,而後笑得熱情洋溢的說道:“兩位將軍來得實在是太及時了!本官代宣府上下多謝兩位將軍援手之恩!”
吳兌這態度擺得可以說是很低了,讓俞大猷兩人有些受寵若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