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年……又收李聰等五百八十五名。
??以一個宛平縣的養濟院,收容人數達兩千餘人,可見當時執政者花了多麼大的代價安置鰥、寡、孤、獨、殘。
??只不過現在朝廷撥付的錢糧,只是讓他們勉強苟活而已。很多人在這裡什麼也學不到,最後活不下去了也就回到百姓之中。有的去做苦力,有的去要飯,不一而足。
??顯然陛下對這種情況不滿,要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
??同時海瑞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培養人才。
??陛下給了這些人錢糧吃穿,教他們讀書練武,這些孩子就是天生的忠君臣子。
??看了一眼眼前這兩人,海瑞更堅定了這樣的想法。
??這兩人是什麼人?
??都是百戰名將。如果不是如此的話,陛下不會把他們兩人找來在這裡教這幫孩子們練武。
??海瑞也不禁想到了自己,陛下會不會讓自己來教這些孩子讀書?
??想想,海瑞就搖了搖頭,應該不太可能,皇帝應該不會喜歡自己的性格。
??海瑞不禁想到了葉公好龍這個詞語。
??都對自己好奇,可是都不願意用自己。自己的高光時刻還是做應天巡撫的時候,可是那也沒有做多長。希望不會如想象的那樣。
??海瑞不敢抱太大的希望,因為這一輩子他希望了太多次,同樣就失望了多少次。
??這次也是一樣。
??“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海瑞問道。
??俞大猷一臉警惕的看著海瑞,隨即說道:“你想為什麼我告訴你,我是不會背後非議陛下的。”
??“誰讓你非議陛下了?”海瑞沒好氣的說道:“實話實說不叫非議。”
??俞大猷和劉顯對視了一眼,又同時看向了海瑞,神情古怪的嘖嘖出聲。
??都說你海瑞膽子大,現在一看果然膽子大。
??這話你也敢說?
??“其實我們也不是瞭解。”俞大猷嘆了一口氣說道:“我們來到京城的時間並不是很長,跟陛下相處的機會也並不是很多。”
??“不過我們覺得大明有這樣的陛下,是大明之福、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海瑞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想了想說道:“朝中最近有沒有什麼大事?”
??“你別說啊,真有大事!”劉顯在一邊說道:“前些日子,高拱回來了;張居正也要清查全國的土地,現在可鬧騰了。”
??“前些日子,朝堂上爭的厲害,有人說要從河南開始查,有人說要從福建開始查,陛下說不如從順天府開始查。最後不知道怎麼就定了一個山東。”
??“現在事情定下來了,朝堂上都在忙這件事。陛下應該也是在操心這件事。”
??海瑞聽了劉顯的話,頓時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