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徐階沒想到先帝和高拱的感情太深了,先帝也不是嘉靖皇帝,導致他計劃失敗了。
高拱上位之後想改革,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徐階,他這種貨就應該被改了。
高拱派了海瑞去做應天巡撫。在應天這個地方,高拱幹了很多事,比如清查土地、實行一條鞭法,反正該乾的都幹了。
徐階四處活動,怎麼可能不找他的學生張居正?
反正在高拱的敘述當中,張居正為了幫自個兒老師,那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徐階還給張居正送了三萬兩白銀的賄賂,這事當時鬧得也是沸沸揚揚。只是隨著高拱回鄉以後,這件事情才逐漸平息了下來。
現在張居正這麼一說,大家的記憶自然就被翻騰了出來。
譚綸的眼睛一亮,看著張居正說道:“難道高拱他們也要……”
聞言,眾人瞬間就明白了過來。
雖然譚綸沒把話說明白,但是大家也都理解了,心裡暗罵,果然足夠陰險毒辣。
“你們不要忘了,高拱雖然沒有官職,但是張誠有啊。”張居正幽幽的說道:“我們改革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萬民福祉、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如果讓人挪用了這樣的功勞,那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當年劉瑾也是借改革之名大興冤獄,多少忠正的臣子被冤枉?他借改革之名又斂了多少財?大明不能再出一個劉瑾了。”
“他高拱怎麼敢這麼做?”王國光怒聲說道。
這位的資格最老,所以他說的話,眾人也沒敢反駁。大家也都是這麼認為的,只不過因為張四維在場,氣氛就有點尷尬。
張四維坐著有點不自在,心裡面難免有想法。
當然了,這個想法不是針對王國光,而是針對這件事情本身。
現在張四維的地位變得非常微妙和尷尬。
高拱不能復出的話,那麼他們會不會拉攏張四維?
只要把張居正幹掉,張四維趁機上位;宮裡面有張誠,外面有張四維,背後有高拱,一個新的權利團體就誕生了。
這才讓張四維顯得有些尷尬。
張居正卻無所謂,笑著說道:“無論他人怎麼樣,我們自己問心無愧也就是了。清查土地勢在必行,這件事情必須要我們來做。”
“如果讓那些人來做,橫亙暴斂,天下必亂。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答應他們在山東進行清查土地的原因。”
“閣老這麼說,我就明白了。”方逢時嘆了一口氣,有些無奈。
“他們反對了福建,又反對了河南;先提了順天府,又提了山東,一方面是為我們搗亂,另外一方面是希望我們不答應。”
“我們越是不答應,他們越是有話說。如果我們就因為這件事情和陛下鬧起來,他們恐怕會非常高興。”
“到了那個時候,既然會離間我們和陛下的關係。真到了那種地步,就得不償失了。”
“真是陰損毒辣!”譚綸嘆了一口氣說道:“陛下剛剛成年,第一次想要做事,興致很高。如果被咱們硬壓下去,恐怕陛下心裡面也會有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