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在這廣闊的棋盤上,某個七路以內的區域性戰鬥傅俞甚至能在戰鬥爆發之前,就率先拿住七乘七的棋路中最核心的要點!
這就是棋形!
這有點像是圍棋中的先後手,但不同的是,這種先後手是透過這個區域性最優棋形的計算推斷出來,然後,拿住其中幾個最核心的要點!
例如,初學者也知道“直三,彎三、丁四是半死不活形,自己走出半死不活形,要立馬做活,敵人走出半死不活形,要立馬擊殺”的圍棋口訣,但一般來說,職業級別以上的棋局很少會走成這種棋形。
因為,這樣的棋形效率極其低下,那高效率的行棋是什麼?!
就是能否率先搶到區域性的要點,讓自己形成好棋形的同時,更能破壞對方的眼位。
而這,就是棋形策略數學模型要做的事情!
但需要注意的是——
區域性最優不一定是全域性最優!
因此,傅俞透過棋形策略數學模型推匯出來的幾個要點,有一些點是不能落子的,例如右上角七路以內最核心的要點就是三三,但這個要點只能在序盤的時候去爭奪,一旦邊空以及外面有棋了,就要結合外部敵我陣勢的考量,再看是否要搶佔三三。
就像對手外勢本來就很強了,那自己還落在三三,就等於再讓對方一手繼續擴張外勢,就是典型的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區域性最優解,不一定是全域性最優解——這個就是傅俞和陸神如今混沌圍棋數學模型要解決的最核心問題。
而在這一點的判斷上,傅俞有信心自己比眼前的這位zeus更強!而在接下來的序盤全域性乃至區域性要點的爭奪中,他明顯地感覺到,zeus的落子由於區域性的劣勢,只能往大了拆,往中腹去走。
如此一來,他與zeus的對弈就看得許多職業棋士,甚至同為超一流陣營的高手有些莫名其妙,明明一些區域性的爭奪還沒完全定形,怎麼他們都不在這裡走了呢?!
這個區域性的戰鬥……
不是還沒結束嗎?
為什麼傅俞和zeus都不繼續往這些地方戰鬥了?!
許多觀戰的超一流棋士一陣莫名其妙,但因為傅俞和zeus的對弈進行的有些快,全都緊緊地盯著螢幕的棋盤,一時沒有多餘空閒去推導這些地方後續的變化。
“厲害啊……從棋局形勢上看,感覺傅俞的行棋和zeus同樣犀利!”
“沒錯,傅俞這棋路,給我的感覺極為精準……”
“果然不愧是傅神……”
正當網上觀戰的棋迷粉絲們議論紛紛,而各路職業高手們驚歎不已的時候,在比賽現場的後方,約翰遜·喬以及古格團隊成員們正圍在一臺膝上型電腦面前,全都神色肅穆地看著!
“現在zeus的勝率是多少……”
“又掉一點,掉到47%了!”
最前面的那位技術人員滿臉不可思議,“難以置信,難以置信!他到底怎麼做到的?!而且,後臺的資料分析,傅俞九段在棋局上運用的一些定式下法也不是什麼新創的……唔,右上這裡的定式,似乎很複雜,計算機那邊幾乎全力發動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