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耳老族長沒有騙我,他們真的在這裡發現了鐵礦,甚至還練出了鐵製品,只不過他們的工藝還不精,無法冶煉出像樣的工具。她帶我來到一片廢墟旁,我一眼就認出其中幾個就是鐵疙瘩。
我看著這些殘渣欣喜若狂,的確,既然有現成的鐵礦,我不利用豈不是暴殄天物。
我從週一南湘組抽出了幾個人,讓他們負責挖礦篩土。讓週四他們跟我一起搭設鍊鐵爐。
其他各組也抽調人員砍伐樹木,做成木柴備用。老族長因為年事已高,所以在營地休息並沒有參加勞作。
鍊鐵是個磨人的技術活,火候自然需要把握,前期建設也不能馬虎。建造鍊鐵爐可不能像我們之前蓋土牆茅屋那樣差不多就行。為了確保它的密封性,我先用石塊和泥磚混合搭出窯洞雛形,然後用泥土將它嚴嚴實實的裹住,接著又用碳灰和泥加上蒲草進行了二次塗蓋,使它既能受得了高溫烘烤,又能密不透風、結實耐用。
接下來,我又用木頭製作了鼓風箱,雖然無法將木頭的邊緣弄的特別整齊,有點跑風,但總比人用竹筒吹氣要省力得多。
我們把收集起來的鐵礦石堆在鍊鐵爐內,然後把入口堵住,只留一個排氣孔大小的洞,將來融化的鐵水可以從這流出。我又指揮他們在小孔下襬放了各種模具,到時候直接可以澆灌塑型。
準備完這些後,我們先用泥把小孔塞住,然後添柴燒製。
我安排八個人輪流鼓風,鼓風看著輕鬆,實則累得要死。鼓風的力度要盡力把握一致,操作風箱的人還要忍受爐邊的高溫,而且我們這只是最原始的鍊鐵法,時間上也很漫長,我估摸煉一爐要六七個小時才行。
我首先要煉成的是塊狀和圓柱體的鐵塊,這兩種一是工藝簡單,而是冷卻後插上棍子可以做錘子使用,然後我們就可以用它來敲砸壓膜,製成其他有用的工具。
第一口鐵水終於湧出,看樣子還是很成功的,我們等它冷卻後插入合適的棍子果然一個長柄鐵錘製造完成,我拿起來試了試,非常趁手,只是裡面應該還有雜質,重量要比真正成熟的鐵輕些。不過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就邁的很順利,剩下的只會越來越好。
我們用了十幾天,造出了錘子、犁耙、砍刀、鋤頭、圓形盾牌,還有鍋碗廚具,隨著經驗的累積,製作工藝越來越好,鍊鐵的火候也掌握的恰到好處。模具也越發細緻,南湘甚至可以捏製出我匕首大小的鑄模,只不過我們目前還無法鍛造,燒出來的東西只能收藏。
南湘看到搗鼓半天的東西燒出來不能用,嘟囔著嘴巴滿臉的不開心,我拍了拍她的頭,告訴她不要沮喪,耐心點,以後整個製造業都歸南湘管理。南湘高興地一蹦一跳的又去做其他模具了。
後來,我又對鍊鐵爐進行了升級改造,增加了蓄水(鐵水)能力,用燒製出來的鐵勺直接從蓄水槽裡舀鐵水匯入容器或者模具中,這樣可以多人同時勞作,大大增加了燒製能力。
在熟練燒製生鐵後,我們有逐步的燒製熟鐵。熟鐵的技巧掌握後,我們又開始鍊鋼。就這樣精益求精,反覆探索後,我們終於將鐵文化徹底吃透,並駕馭它好好的為我們服務了。
我任命南湘抽調出兩男兩女,組成工部(製造局),南湘負責監督打造我們所需物品。我交給南湘的第一批任務就是按照我畫出的圖樣鍛造出刀槍劍斧鉤叉。
原始社會我就率先裝備了冷兵器,如果還有其他部族,你們還是趕緊來歸降吧,不是一個檔次的,你們拿什麼打。
兵器和農具出樣之後,我教會他們如何使用。有了鋤頭和犁耙,生產力突飛猛進的提升。有了魚叉鐵鉤鐵箭頭,狩獵的成功率大幅提高,更不用說這些明晃晃的刀劍了,拿在手上簡直不要太裝。
經過這段制鐵時光,貓耳族的眾人跟我們慢慢的融為了一體,他們逐步學會用我們的語言交流溝通,只有跟他們老族長和首領談話時才用他們之前的語言。
我心裡對貓耳族總有些隔閡。按理說他們現在是在我的子民不假,但是我有種說不出的異樣,總覺得有雙眼睛在黑暗中等待給我致命的一擊。
臥床之榻,豈容他人鼾睡!沒錯,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