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稚晚喜歡秋天,她覺得秋天是一個適合哭的季節。
何稚晚喜歡夜晚,城市的霓虹往往會無限放大一個人的孤獨。
就在站上天橋的前一秒,何稚晚剛剛結束一場朋友聚會。燈紅酒綠的光影裡,她努力適應著夜晚的熱鬧。敏感的人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地方,連笑都小心翼翼。就在適才,還有一個男人悄悄遞過手機,輕聲問道:“小姐,可否留一個聯絡方式?手機號或是微信都可以。”
這個年代什麼事似乎都變得簡單了,交朋友也只需要一個二維碼。
對於這種突然出來要微信的人·,何稚晚早已少見多怪。可是當她看到那男人給的是電話聯絡人的介面時,突然來了興致。她抬頭直直盯著男人的眼睛問:”微信不是更方便嗎?“
男人的眼神沒有絲毫閃躲,“你不一樣。”
“哪不一樣?”
“像太陽。“
人們為什麼喜歡太陽,因為人,是向暖的生物。我們懼怕著寒冷和黑暗,所以我們向著太陽無比靠近。
何稚晚不知道那個男人為何這麼說,或許這只是撩的一種方式吧。但是太陽一詞,卻紮在她的心裡。這太陽不就處身寒冷而黑暗的宇宙嘛
看著天橋下的車流匆匆而過,何稚晚突然有些羨慕,羨慕他們都有歸宿。
就像小時候,陪伴小山村寒冷夜晚的,是空曠的田壟和映著遠方霓虹的天。而她幼時的夢想就是去看看外面的霓虹,最好是可以有一個溫暖的小房子,傍晚夕陽從落地窗灑滿整個房間,曬了一天的衣服存留在陽光的味道。
養只狗,養只貓,爺爺愛喝酒,奶奶愛聽戲
有人問,為什麼沒有爸媽
她說,還未找到
十年後,她找到了爸媽
二十年後,她在北方有霓虹的城市落腳了
可是每到一個人的夜晚,她才想起,原來自己如此孤獨。
天堂的酒,也不知道爺爺喝的是否舒心。她在朋友那淘到很多戲曲的老式碟片,一個人窩在家裡,一聽就是一下午,恍惚間覺得奶奶就在手邊,伸手摸到卻是早已涼透的茶盞。
我們在長大,生離死別也在長大。
何稚晚拿出手機,發了一條朋友圈:‘’對於人間我有點失望.“
人到夜晚,情緒總變得脆弱。午夜的朋友圈,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悲哀,自己會流淚,旁觀者會沉默。字裡行間的故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何稚晚的思緒隨著迷濛的車燈飄向遠方,以至於手機鈴聲響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一看是秦舒夏的來電。
手機剛湊到耳邊,就傳來她急匆匆的抱怨,‘’你參加個朋友聚會這麼晚還不回來?貓小奇和哈小喵要不要了。貓小奇又在拆家,我和哈小喵是攔不住了,你趕緊回來。。。。。。‘’
電話那頭的人還在叨叨不歇,何稚晚嘆口氣,默默把電話掛了。
這些讓人失望的瑣事,給了何稚晚偌大的希望。
這時電話鈴聲再次響起,是個陌生號碼。何稚晚疑惑的接了,對面停頓幾秒,“你好,我是陸宇,你。。。到家了嗎?”
聽聲音,何稚晚猜出了他是剛才要號碼的男人。出於禮貌,她回了一句:“快到了。‘’
簡單的道了句晚安之後,何稚晚看著通話記錄最上面的號碼思索了一會兒,最終儲存了下來。隨後點開微信,找到剛才的朋友圈,果斷刪除。
人間挺有意思的,走著瞧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