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后聞言,一臉震驚。
“李宏承這些年與李昌輔離心,很難說沒有他暗中推波助瀾。”虞舜臣點到為止,並沒有細說。
蕭太后知道,李宏承當初性情大變,最後離開京城是為了周氏。
李宏承十八歲那年,與自己的表姐周氏成親,李宏承與周氏雖是青梅竹馬,兩人卻並無男女之情,婚後也一直都是分房而睡。聽說之後周氏一直想要與李宏承和離,李宏承也答應了會幫周氏說服家中長輩,放她歸家。
可是無論李宏承和周氏如何鬧,如何哀求,李家和周家的長輩都不肯答應他們和離。直到有一日,周氏被發現吊死在了她和李宏承婚房的房樑上。
周氏自盡後,李宏承怨恨上了家中長輩,憤而離開了京城。
難不成這件事還有什麼隱情?
就在這時,有侍女進來稟報說李宏承求見。
蕭太后訝異地看向虞舜臣。
虞舜臣順勢道:“娘娘若無其他事,臣先告退了。”
蕭太后點頭,“好,你先去吧。”
虞舜臣行了一禮,轉身欲走。
“虞郎。”蕭太后突然喚了一聲。
虞舜臣腳步一頓,轉過身來,恭敬又平靜地拱手道:“娘娘還有何事吩咐?”他彷彿沒有發現蕭太后那聲有些出格的稱呼。
蕭太后看了他一會兒,眼中的情緒變幻,最終她溫柔地輕聲道:“今後,你可還願意像今日這樣,為我謀劃?”
虞舜臣眼睛都沒抬一下,淡聲道:“臣並未曾為娘娘謀劃,今後臣也將恪守臣子的本分,臣告退。”
虞舜臣說完,躬身行了一禮,轉身離去了。
蕭太后看著他的背影,沒有再隱藏眼中的情緒,那當中有悵然,有失望,也有幾分惱怒。
“你還是當年的虞郎,可哀家已經不是當初的蕭穎了。”蕭太后眯了眯眼,輕聲道,“終有一日……”
她沒有繼續往下說,站在原地平復了一下情緒,然後走回了榻前坐下。
“宣李宏承進來。”蕭太后淡淡地說。
片刻後,李宏承在侍女的帶領下走進殿來。
“臣拜見太后娘娘。”李宏承笑眯眯地給蕭太后行禮。
蕭太后坐在上方,笑看著他,“起來吧,多少年沒見你了,讓哀家看看,你變樣了沒有。”
李宏承起身,嘆了一口氣,半是玩笑半認真地說:“臣本想早些進宮拜見娘娘的,可是祖父的多年不見臣,時時刻刻都想要臣在他身邊伺候著,還要給臣立規矩,恨不得連倒馬桶的活兒都交給臣親為。這次也多虧了娘娘的旨意,臣才能跟著來禁苑,總算是不用聽祖父的嘮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