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母親李氏原本昨日想要進宮見女兒一面的,可惜太后臨時有事去了勤政殿,母女兩人沒有見上面,李氏只留下了一封信讓侍女轉交給太后。
太后看著李昌輔那裝作謙卑,實則有恃無恐的姿態,之前已然壓下去不少的怒火再次燃起,她直接無視了蕭士冠的暗示,看向兩位輔政大臣。
“此事已經爭論多日,尚無結果。兩位大人以為,此事該當何論呢?”
宋則笑眯眯地將球踢給了虞舜臣,“虞大人以為呢?”
虞舜臣清冷的聲音在朝上響起,“太祖皇帝曾言‘臺中無長官’。若是彈事必得長官允許,那若是有一日御史大夫自己犯了錯,御史彈劾之前也要先請示御史大夫不成?御史,乃是人君之耳目,而非御史大夫之耳目。”
殺人誅心,虞大人可真敢說啊。
他就差指著李昌輔罵他爭奪君權了。眾人不由朝著虞大人投來了欽佩的一瞥。
就連宋則都神色複雜地看了虞舜臣一眼。
太后看著虞舜臣,抑制不住地揚起了嘴角。
李昌輔的臉色卻徹底陰沉了下來,他看向虞舜臣的目光,深沉難測。
“宋大人?”太后再次問宋則。
宋則知道自己這次不能再和稀泥了,他想了想,肅然道:“虞大人言之有理,按我朝舊制,御史彈事,本就無須大夫肯準。御史臺的規矩該改改了。”
兩位輔政大臣的話,終止了這場爭論。
太后下旨,從今往後御史有權在朝上直接彈劾官員,御史大夫不得干預。
李昌輔自始至終陰沉著臉,一言不發。散朝之後,拂袖而去。
蕭士冠在散朝之後再次求見太后,這回太后終於接見了他,不是在太后寢宮,而是在勤政殿。
蕭士冠見到女兒,便道:“娘娘,李家本已與蕭家達成了約定,李昌輔已然一退再退,又何必咄咄逼人,非要讓他下不來臺?”
蕭太后淡聲說:“李家與蕭家達成了什麼約定,本宮為何不知?”
蕭士冠正想說李家給出的條件,卻突然意識到了什麼,皺眉看向太后。
蕭士冠突然發現自己已經許久沒有好好看過女兒了。
蕭太后尚在閨中的時候,除了少年時一段短暫的不馴,其他時候都算得上是一位循規蹈矩的大家閨秀,她任何事都聽從家族的安排,也從不反駁長輩的決定,始終將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蕭士冠如今再看向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首的女兒,終於察覺到了一絲陌生。
“太后,是何意?”蕭士冠沉聲問道。
蕭太后有些疲倦地按了按自己的眉心,說道:“我進宮前,祖父曾對我說了一番話,他說我生是蕭家的女兒,行事便當以蕭家的利益為重,以前如此,今後也還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