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會。
早會?
這讓楚堯有點蛋疼。
你特麼一個科研組織,開什麼早會?
交代kpi啊?
不過,轉念一想,卻也坦然,任何一個組織擴大之後,熵增都是必然的,在只有幾十號人,幾百號人的時候,組織或許還能保持著相當的單純,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當到了一定規模,那就得靠制度了。
在組織度這塊,國人向來是天下無敵,從古至今都是。
奇葩科技實驗室的早會制度很有意思。
線上交流為主,時間限定為一小時。
雖然沒有kpi(績效),但採取一種叫做okr工作法的制度,關鍵目標管理。
就是平時怎麼搞不管,時間自由決定,但在關鍵節點,要完成關鍵成果進度。
倒是還比較合適。
楚堯也興致勃勃的參加了一次。
視訊會議室裡,這會兒一共有十八張臉,是目前最核心的十八個專案組,幾乎是奇葩科技實驗室的全部力量。
他們的科研方向都是自發發展的,自主立項,自願加入,集體研究,統一排程。
像是正規軍和民兵的結合體。
現在這十八個專案組,涵蓋的基本都是高精尖專案,有搞基礎科學的,也有高最新科研領域的。
其中最亮眼的兩個,分別是新能源汽車和最新型材料應用。
這是出過成果的。
新能源汽車是和小米汽車以及寧德時代合作的專案。
最新型材料應用,則是受過國家表彰的,現在的主力攻關專案是光刻膠。
除了這倆專案外,還有人工智慧,重型機械,航天航空,高科農業、高精醫療、晶片……
瞭解到這些後,楚堯倒是微微眯起了眼睛。
不得不說,這些人,還真是……
真他孃的聰明。
這些科研領域都屬於什麼?
就是那種介於底層科學和最新商業應用之間的領域,以實用性為主,即便沒法做到整體突破,但只要能在一個分支領域,甚至哪怕是一個關鍵節點,取得突破性進展,都能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
底層科學,那是國家大力投資的領域,對於一個實驗室而言,擔不起這樣的重擔,也可能很久看不到成果。
商業應用,直接應用於市場的,這邊也不會做,但可以做技術授權,甚至根據企業的定製,直接出成果方案,再來反哺科學研究。
這條路子,楚堯覺得很贊。
早會開了四十幾分鍾,該交流的基本都交流完了,剩下是自由聊天時間,撿重點問題,或者是需要的人,關係,以及最新剛完成的喜訊,交流一下。
感覺時間差不多了,楚堯也順理成章的切入。
把影片主訊號給佔據了。
“各位,早上好,我是楚堯。”
楚堯臉上沒有笑意,反而是顯得有些冷峻,有種強硬和鐵腕的感覺。
瞬間,各個專案組的負責人,都頓時打起了精神。
老闆來了!
時隔這麼久,再見老闆。
都快忘記他長什麼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