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投入肯定十分巨大,投入比產出多多了。
但即便如此,這速度,也足夠驚人。
當然,江振華沒說的是,平臺的冷啟動階段,大部分使用者都是來自身邊人脈圈層的一次性變現,包括他自己的,楚堯的,以及虞美人的。
三管齊下,才有瞭如此華麗的資料。
是前期很多積累下的厚積薄發。
這種資料,壓根不存在什麼白手起家。
……
“張總,這資料真實嗎?”
張雷旁邊,一個西裝革履帶著金絲邊眼鏡的男人問道。
這家公司是張雷的投資標的之一,他對資料肯定是很熟悉,而且做過盡調。
“當然真實,甚至還是偏保守了說,我之前拿到的資料是,在開業前一週,他們收到的預付款就超過三千萬,當然,大部分都是友情支援,大佬創業嘛,可以理解。”
張雷笑著說道。
這樣的資料,在傳統行業看來或許匪夷所思,但在網際網路行業,並不罕見。
類似於拼多多、瑞幸咖啡這種發展速度極其快的公司,也都曾經有過類似的表現。
甚至比這個還要更誇張。
前期有錢,有資源,有人脈,達成這點流水,很簡單的事情。
“韭菜?”
這人又問道,聲音下意識壓低了幾分。
美業向來是割韭菜的重災區。
各種加盟,微商,新專案,換個高大上的名頭,短期內打造爆款,然後就揮舞起鐮刀,狠狠割上兩三年,錢賺夠後原地爆炸,只剩下一地雞毛。
這種例子,更是數不勝數。
不止美業,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是如此,比如某咖啡,靠鉅額補貼燒近百億幹到上市,沒撐多久就爆出各種財務造假。
完完全全將創業變成了資本遊戲。
“我還沒瞎。”
張雷瞥了他一眼,淡淡笑道。
在他看來,前期的確是天量補貼和營銷,但這個商業模式,本身還是成功的。
細分賽道+強大資本+精細運營+第一個吃螃蟹,能有這樣的業績,並不算罕見。
前期充沛的資金量,節省了大量時間。
換言之,這種創業,完全就是簡單模式。
也就狂飆猛進的發展到現在,才剛開始有了難度。
……
兩人對話著。
類似的對話,在大廳中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