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投資夢想?”
“科研界王多魚?”
有人忍不住開口。
經典老梗,長盛不衰,場上頓時響起一片稀稀拉拉的笑聲。
別說,還真有點像。
楚堯也是忍不住笑了笑,心想你們知道個屁。
一群工具人。
等這邊“造勢”造起來,自己隨隨便便拿出個乾貨,那錢就會像是洪水一樣流過來。
這些人中,或許會誕生一些猛人。
如果能形成“造血功能”,那自然是最好的。
但若是沒有,光靠自己輸血也完全足夠。
“也可以這麼理解,不過王多魚肯定沒我有錢,我錢多的……空虛,真的空虛。”
楚堯笑著說道。
這凡爾賽言論,一群人相對無言,哭笑不得。
氣氛,倏然有幾分歡脫起來。
……
“楚總,還有個問題,實驗室以及相關實驗裝置的問題,怎麼解決?”
有人再次舉手,開口問道。
楚堯看了他一眼,沒什麼印象,也記不得名字。
“白手起家,建唄,以專案為核心,你們自己統籌,需要什麼資源,然後報批,從無到有,一點一點攢家當。”
“不缺錢,但要拿出主動能動性,有點篳路藍縷的精神,當年元勳們怎麼把核彈研究出來的?現在馬斯克怎麼把特斯拉工廠落地的?”
“只要專案是合適的。簡單的實驗室,咱們自己造。管制的實驗室,我去找有的大學洽談,捐款,借用。需要大量實驗的,我去收購工廠。錢都不是問題。”
“當然,如果是國外禁運的實驗室或者裝置,那……暫時也沒什麼辦法。”
“你的初心,不是造光刻機吧?”
楚堯的話,透露著一股強烈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最後還開句玩笑。
又是引發一陣笑聲。
想想,卻也當真值得敬佩。
這是最難的路,卻是王道之路。
不過,任何一家公司,或者說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不管是華夏,德國,或者島國、棒子,美國……
工業技術上的進步,都是依靠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用畢生心血堆出來的。
前期沒有資本積累時,要走低端路線,砸鍋賣鐵攢家當,忍辱負重求發展,才一步步實現技術升級。
哪有天上掉下來的技術成就?
都是自己幹出來的!
這裡……
其實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