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就要求,自己初期選擇的領域,並且取得“成就”,要被大部分人認可。
第二,天才很少有“野生”的。
工業化時代,尤其是資訊化時代,基本上所有的天才,都是從學校這套選拔模式裡出來的。
當然存在自學成才,但機率很小,而且往往遊離於社會邊緣。
不被主流社會所認可,甚至走上邪路。
最好的結局,無非也就是“被收編。”
天才出名門。
而且,有學歷背書的話,分量也更重。
第三,天才,分“專才”和“全才”。
前者將全部注意力,集中於一個領域。
舉個不太正確但很形象的比喻,賣油翁。
而後者,在很多領域都能很牛逼,因為本身“學習能力”足夠強。
比如達芬奇。
自己要走的,是“全才路線。”
畢竟,自己要變現的東西太多了。
……
將這些東西想清楚後,楚堯頓時覺得豁然開朗。
有點興奮。
如果說之前的“類似貝爾實驗室”,是從天上到地下的一條合理化路徑。
那麼現在,這條合理化路徑上,再次多出一道高架橋。
第二條有了。
會讓自己更穩。
而這個時候……
楚堯莫名想到,在剛覺醒系統後,和高婧聊天時,自己冒出的那個初心。
——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沙沙沙。
筆尖劃過白紙,寫下四個端端正正的字。
正心。
誠意。
然後內心一片安寧,開始選擇兌換。
……
系統的技能列表極其豐富,幾乎涵蓋了人類目前已知的任何領域。
其中每項大類,有分別包含各項小類。
密密麻麻。
讓楚堯有種大學選課的既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