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有技術,如何落地?
自己總不可能拿著技術專利,去賣給國家吧?
怎麼來的?
分分鐘露餡。
楚堯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得造“一座橋。”
所謂的“橋”,就是合理化的路徑。
從技術到產品的變現,方方面面都有證可考,至少表面上有證可考的路徑。
思索片刻後。
楚堯很快想到。
貝爾實驗室。
這可以說是全世界知名度最大的實驗室,而且是私人企業。
這家實驗室從創立至今,在通訊、產品、元件和網路等方方面面,都研發出數目龐大的技術專利,光獲得的諾貝爾獎,就有七八個。
現在依舊大名鼎鼎。
一間……實驗室?
楚堯忍不住點上支菸,默默思索。
理論上來說,是有可能的。
只需要有足夠多的錢,足夠多的人才,再加上自己提供的“路徑的終點”,根據結果反推,他們應該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路徑跑出來。
但可以預見,這項工作,必定會持續好幾年的時間。
至少是五年為單位。
不過,一旦做起來……
嗯?
五年?
這時楚堯忽然想到一件事,抽著煙,迅速在網上搜尋一份資料清單。
依稀記得,國家十四五規劃,曾經發布過一份被卡住脖子的35項關鍵技術。
當時在網上引發很大熱議。
搜了一會兒,很快搜出來。
檢閱一遍。
果然,這份清單裡,有十幾項都和系統資產可以兌換的完全重合。
這是要爆炸的節奏啊。
這個驚喜實在太過驚人。
楚堯現在腦子都感覺嗡嗡的。
這些技術,被網友評價——解決一項,千古留名。
不止是錢的問題。
是國家層面競爭力的問題。
……
一支菸抽完,楚堯腦子裡也浮現出另外一個思路。
自己……缺錢嗎?
當然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