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身無長物,唯有這副皮囊,怕是難入殿下法眼?”
身無長物?前些日子在武侯祠還聲稱自己在蜀中有一些地產,沒錢,騙鬼去吧。
看元無極笑的如此奸詐,那摩提只好嘆了口氣:“和尚漢中有一處地產,若殿下能看上,和尚願獻於殿下。”
還是不上道啊,和尚還在故意裝糊塗,也罷,反正是你有求與我,但是我又不能空口白牙,還是一起裝吧,看誰能耗得起!
“大師錯了。”
元無極坐直身子。
“此清淨之物豈可以價論之。想想看,此物以後便為佛門專供之物,總得起一個像樣的名字吧。”
“神仙水?俗。”
“佛門清茶,不妥。”
“菩提飲,如何?”
“這樣說:此茶乃是佛祖命弟子迦葉、阿難研製,在十萬傳法佛會時,招待諸天神佛所用。佛祖見東土震旦有大乘氣象,隨令菩提達摩度海傳法,達摩祖師臨行由佛祖處求得此飲,佛祖特以菩提為此飲命名。”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善哉,善哉。”
那摩提被驚得目瞪口呆。
菩提本無樹這樣的揭語參悟了佛法真諦,那摩提和尚四十餘年,對佛道通透在心,就是參破紅塵、一心向佛的師兄,也沒有像這樣一個混賬小子能悟到這般精妙的揭語。
還將這種清茶以佛祖的名義編造了一個故事。
這小子難道是佛陀轉世?
那摩提口誦佛偈,一雙眼睛咕嚕嚕在元無極身上打量。
細細想來,佛陀的故事哪一個不是後世編造?若此茶飲以佛祖之名流傳於世,何嘗不是一樁大造化,或許佛門還會在這裡受益匪淺。
眼看到中午了,雖然和尚在裝糊塗,但飯還是要管一頓的。
只是和尚看著元無極泰然自若地就著醃菜根嚼著黑麵饅頭,不由大為感動:“佛祖亦是迦毗羅國的太子,歷經九十一難,終成正果。”
“殿下慧心卓識,必成大器。”
“成大器者,時也、氣也、運也,古人云: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今後之事,得一步一步走啊。”
“和尚將願將蜀中田產土地進獻給殿下,只求殿下允許在蜀中開設寺廟,弘揚佛法。”
這就對了,有話直說就對了何必拐彎抹角的,還浪費了一頓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