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長夜笛 > 第七章 將軍不老

第七章 將軍不老 (第1/2頁)

元韜泓轉頭問晉王:“二弟,北邊的戰事現在如何了?”

晉王叫尚書省兵部司郎中崔彤稟報。

崔彤奏報:“定邊軍指揮使曹符十日前呈報:拓跋連及大破遼國南院大王慕容拱之子慕容爾平叛大軍。拓跋連及之子拓跋缽在綏州整軍,給延州刺史宇文定來信,要借十萬石糧草,如若不給,他將領兵來取。”

元韜泓問:“兵部可有應對之策?”

崔彤道:“延州距離京師不遠,延州有失,恐國家動盪,定邊軍軍力不足,請聖上速派遣大將領兵前往駐守。”

元韜泓問晉王:“可曾選定領兵大將?”

晉王道:“昨日方才與眾臣商議,雖未訂下領兵之人,可眾臣皆認為夏侯將軍最為合適。”

尚書令梁普上前奏報:“拓跋連及是遼國第一猛將,非夏侯將軍不可呀。”

崔牧雲急道:“夏侯將軍年過六旬,怎可再領軍征戰!”

晉王笑道:“我倒忘了,牧雲深得夏侯將軍真傳,堪稱京城年輕將領第一人。要不讓牧雲領軍前去?”

皇帝忙搖手道:“牧雲方才回京,再說皇后有了身孕,他這個做舅舅的不宜遠行,今日召集大朝會,就是想要宣告此事。”

晉王一愣,面色大變。

右邊班列一位老臣跌跌撞撞走上前,跪倒在臺階前大聲道:“老臣,老臣沒有聽錯吧?”

中等身材,滿頭銀髮,三縷花白短鬚,兩隻深陷的眼窩裡,飽經滄桑的眸子一改往日渾濁,顯得晶亮無比。

正是太子太師,司空趙博南。

趙博南,也是太宗老臣,少時強聞博記,才名卓著,曾任太宗伴讀,後任尚書郎,一直伴隨太宗左右,後由尚書侍郎至尚書令,元韜泓繼位,以趙博南勤勉執事,恪盡職守,拜為司空、太子太師。

趙博南位極人臣,唯一遺憾就是皇帝無子嗣。

身為太子太師,名不相符呀。

平時說是耳背,聽到皇帝有子嗣的訊息,耳朵卻是靈光,衝到玉階前,看著元韜泓,煞是精神。

元韜泓笑著說:“太師沒有聽錯,朕有子嗣了。”

一時間朝堂中眾臣熱鬧非常,紛紛起身恭賀皇帝,崔牧雲暗自觀察,雖都有面漏喜色,有驚喜,也有幸災樂禍,也有如喪考妣,各不盡同。

元韜泓埋怨:“急著說了幹什麼,本來朝議之後,朕才要叫禮部宣告。”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皇后有孕,大魏社稷之幸,臣昨日聽寇少卿司天臺所觀天象,臣以為:紫薇異象,螢火入匏瓜,都是皇子孕育,大魏氣象更新的映照,至於社稷動搖,不利大人,怕就是北方戰事,有危關中根本,這等天象,禮部尚在勘察,倒是晉王從哪裡看出不妥。”

禮部尚書袁鑑修從群臣中邁前一步,站在趙博南身後。

袁鑑修也是太宗老臣,在尚書省掌管刑獄多年,性情耿直。

太宗時長公主門下二管家在鬧市搶奪財務,傷人性命,管家逃回府中。

苦主告到長安縣,長安縣衙役去公主府拿人,被公主護衛拒在府外不得進。

長安縣令無奈,便教苦主到刑部上書,此時太宗方才將尚書檯六曹改製為六部,袁鑑修任刑部侍郎。

接了狀子,袁鑑修去公主府要人,長公主仗著太宗皇帝寵愛,也拒不交人,袁鑑修要了幾次未果,竟在朝議時堵在殿門口,硬是叫太宗遣駙馬都尉親自將府中二管家鎖拿到刑部大堂。

收集二管家平日欺行霸市罪行,判了斬立決。

公主跑到宮中向太后哭訴,太后派了宮中小黃門帶侍衛前往刑部衙門取人,袁鑑修得到訊息,竟在小黃門還在路上時就將公主府二管家押到刑部堂前,就地正法,然後褪去官袍,揹負荊條,前往宮門前請罪。

太后得到訊息,沒有責罰袁鑑修,卻說:朝中有此直臣,實乃國家之幸,賞賜百金,著玉帶。

袁鑑修為晉王不喜,梁普任尚書令後,將袁鑑修從刑部尚書晉為禮部尚書,並加金紫光祿大夫。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從最末的刑部到排第三位的禮部,從三品上升了一級,成了二品下,看似晉升,實則沒了實權。

禮部屬司天監管轄,看來袁鑑修是早就知道此事了,趙博南瞪了袁鑑修一眼。

元韜泓笑道:“非是要瞞著諸位愛卿,實在是梓童不叫說,梓童已有身孕三月餘,前幾日昝奉御為皇后診脈,說是皇子。所以今日召開大朝會,正告天下。”

最新小說: 三國曙光 大明第一紈絝 大明劫:我助娘子當皇帝 只願與你共白頭 逍遙小將軍 團寵小公主:我被養崽遊戲玩家嬌養了 穿越宋朝當太子 大明:最窮丞相,朱元璋:求求你貪汙吧 娘子她每天都在行俠仗義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烽火中的家園 三國之富可敵國 宰執漢家 回到明末搞基建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