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實很激動。
自從戰術模式變更,節奏逐步加快之後,比賽變得激烈了,也變得火爆了。
但戰術成份卻不再那麼出彩了。
沒有以前雙方主教練那種捉對廝殺,你一招我一招,互相拆招的精彩感覺。
但在今夜,在這場比賽,皇家馬德里為一成不變的歐冠戰術增添了一份色彩,讓其變得更加的生動靈巧。
不管結果如何,岡薩雷斯很贊成這種行為。
他認為足球就應該是這樣,輸贏固然重要,但豐富且令人眼前一亮的戰術體系也同樣重要。
“讓我們好好瞧瞧吧,天啊,我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岡薩雷斯興奮地搓著手掌說道。
雙方首發陣容如下:
拜仁慕尼黑(4231):
門將:諾伊爾。
後衛:拉菲尼亞、博阿滕、丹特、阿拉巴。
中場:羅本、拉姆、穆勒、施魏因施泰格、C羅。
前鋒:曼祖基奇。
皇家馬德里(4312):
門將:卡西利亞斯。
後衛:斯爾納、拉莫斯、佩佩、馬塞洛。
中場:卡塞米羅、卡卡、克羅斯。
前鋒:貝爾、蘇克、本澤馬。
鏡頭也很有意思,他在進行蘇克的特寫時,又突然轉到了皇家馬德里的教練席。
在那裡齊達內也在關注這場比賽。
毋庸置疑,作為距離現代最近的一位中場大師,也是古典前腰,齊達內在這個位置上是最具發言權的。
而此時,齊達內嘴角若有似無的笑容,也好似對這個戰術以及這個踢法充滿了自信。
事實也是如此,皇家馬德里從賽季初就已經做過這種踢法的試驗。
蘇克除了踢邊路之外,他能夠勝任中場的工作是共識的。
而這個前腰位可以說是己方戰術,核心中的核心。
一旦被遏制了,整個戰術都運轉不起來。
但恰恰這個位置就是蘇克,那個被譽為世紀難題的蘇克。
因此,這套戰術在皇家馬德里是行得通的,因為蘇克不會被遏制,皇家馬德里可以充分利用蘇克創造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來進行進攻。
同時,本澤馬、貝爾包括兩名梭子中場以及兩名邊後衛的進攻能力也會被徹底調動起來。
至於蘇克的位置,非常的自由。
除了沒有任何的防守壓力之外,他完全可以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而在菱形底座,也就是拖後後腰的位置,安切洛蒂選擇了卡卡,而非克羅斯。
並非克羅斯踢不了這個位置,但卡卡更為熟悉。
卡卡畢竟跟皮爾洛有過共事階段,他對於這套戰術的轉動更加的熟悉,他也在比賽中作為隊友,切身體會過皮爾洛的踢法,甚至於卡卡在轉型時,也有將皮爾洛當為模板。
因此,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卡卡都是更加適合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