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何,任何人登上覆蘇島,都會面色沉重。都會感受到一種非常沉重的氣氛!
因為它的名字,就正如它的意義。
人類的復甦之地。靈氣的復甦之地。希望的復甦之地!
楊教授費力的翻開一頁被凍上的紙,喘著粗氣說:
“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困難是,載人火箭乘坐的人數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要跨過‘人數有限’這個障礙。技術問題,我們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所以,我們直接跳開了這個技術問題。打算採用另一種原始方案。”
“這個方案的宗旨是,讓火箭在太空中發射。因為火箭從地表發射,需要百分之九十的燃料,將火箭本身推出地心引力範疇。百分之十的燃料根本不夠我們離開太陽系的引力範圍。所以我們方案的宗旨,就是在宇宙中發射火箭!”
全場數十萬的人,以及全球所有看著電視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這個方案……新奇啊!
夠大膽!
楊教授說:
“如果我們在宇宙之中發射火箭,那麼我們百分之百的燃料,都將用於向前的動力。都將用於甩開太陽系的引力。我們甚至不需要藉助引力彈弓,在合適的實際,甚至可以直線離開太陽系。這其中需要運用到兩種技術,第一是真空環境的火箭燃料噴射。第二種技術,是等離子發動機。兩者將配合使用。”
這時,下方有記者舉手提問:
“楊教授,核聚變技術不是已經快要好了嘛?為什麼不用接下來的時間,研發核聚變發動機?”
楊教授嘆口氣:“核聚變技術現在根本不能用於實際,只能用於實驗室,除非核聚變技術迎來一次巨大的突破。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九十九年,我們不能拿全人類的命運,去賭核聚變技術突破。我們賭不起,所以只能將重心全部放在傳統技術上。”
又有記者問:“楊教授,那我們又如何能夠在宇宙中發射火箭呢?”
“分為三步走。”
楊教授說:“第一步。是建立太空電梯,以我們現在的能力,足以建造太空電梯。太空電梯可以將火箭運送到宇宙空間站,然後從宇宙中直接發射。因為我們有優秀的修仙者,修仙者的力量,可以建造出太空電梯。”
“第二步,在宇宙中開始搭建大型發射支架,也就是空間站。這個空間將全部採用輕鋼材料搭建。人類假設需要有五十億人離開地球,我們保守估計至少也需要一千萬艘大型宇宙飛船。所以,宇宙空間站的規模,至少需要承載一千萬艘宇宙飛船的發射塔臺。”
“第三步。如果太空電梯不夠用的時候,修仙者將參與其中。未來幾十年中,一定會誕生出很多金丹期以上可以御空飛行的修仙者,他們可以將飛船的零部件背上宇宙。在宇宙中直接完成組裝工作。”
“……”
三步走的計劃,讓全球人震驚。
無數人感慨涅槃計劃指揮部的人腦洞之大。
但這,卻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幾十億人想要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那麼幾十億人,一定不可能是從地球離開的。因為火箭從地表發射升空,就將要損失百分之九十的燃料。這根本不科學,這一條,是被直接排除掉的。
而宇宙飛船的造型,也是和傳統不一樣的。因為人數眾多,飛船數量極大,所以建造方面一定是簡陋的。一定不可能是和現在航天技術那樣精密。
涅槃計劃指揮部的設計草圖,飛船就是一個巨大的雙層密封船艙,一個控制檯。以及兩部發動機。一部火箭發動機,一部等離子發動機。兩個發動機將配合使用,提供動力讓飛船離開太陽系。
至於飛船內部具體的設計計劃,以及更加精細的計劃,涅槃指揮部現在也沒有得到答案。只是第一步計劃是這樣,至於後續有沒有什麼改變,楊教授也說不清。
而這個計劃裡,其實最難的是兩個部分。其他的問題技術可以解決,但這兩個問題,技術是解決不了的。
第一就是,這麼大規模的宇宙飛船,如何運送上太空空間站發射塔臺?
第二就是,如何建立那麼大規模的空間站?
萬幸的是,有修仙者,我們可以等。
等到金丹期的強者足夠多的時候,可以用九十年的時間,靠著人一個個往太空裡背。
就靠著人往上去背!
數量很大,規格很大。但是他們顯然都具備愚公移山的精神。
也許一千萬宇宙飛船,也許幾千萬宇宙飛船。拆分成零部件,那有不知道多少億件。
可是,我們有九十九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