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山長!”
所過之處,不論學生,還是教師,紛紛行禮。
李蘭山院長,一一回禮。
沿著臺階走了九十九級,來到山頂的樓閣,這裡叫蘭山閣,不僅僅是蘭山書院的藏書閣,也是李蘭山的辦公之處。
進入蘭山閣後,裡面已經有十一人坐在那裡,見到他進來,十一人紛紛起身道:“拜見山長。”
他們全部都是書院的老師。
李蘭山道:“抱歉,抱歉,今天有點小事耽擱來晚了,我們這就開始會議?”
今天的會議很重要,就是討論明年的鄉試。
書院中有鄉試資格的學生不少,但哪些人該去考試,哪些人不該去。
而且接下來的一年內,應該如何幫助這些學生提升成績,使得明年的鄉試更加遊刃有餘。
這些統統都要商議。
李蘭山道:“有些人說,辦書院的最重要的是教書育人,如果太看重科舉,那就捨本求末,過於功利了,我承認這句話是對的,但那也要看是什麼地方。”
“如果是江州,青州等地方,這句話就再對沒有了,培養一個大儒,一個大學問家,寫出千古文章,遠比培養出一個一甲進士更加有價值。”
“但是在瀛州,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在三十年前這裡還算是方外之地。段氏家族統治瀛州超過百年,雖然歸順朝廷也已經三十餘年,然而在瀛州很多百姓眼中,依舊只知威海侯,而不知朝廷官員。”
“所以讓瀛州的精英成為朝廷棟樑,就顯得尤為重要,透過他們能夠讓瀛州百姓增加對朝廷的歸屬感,而這就需要科舉。”
“所以科舉考試對我們蘭山書院,也就尤為重要。如何讓瀛州真正成為朝廷屬地,歸根結底還是民心。未來幾十年內,只要瀛州走出了十幾名,幾十名朝廷忠臣,那瀛州之事也就定了。”
在場十幾名蘭山書院的老師紛紛拜下道:“山長高見。”
兩刻鐘後,蘭山書院的會議結束了。
李蘭山院長,回到書房內開始辦公,雖然已經年近古稀,但他每天依舊忙碌。
拿起筆,開始醞釀,打算寫文。
不過,他好像覺得牆上彷彿多了什麼東西。
不由得抬頭一看。
牆壁上好像掛著一幅畫。
畫中有一個絕色美人,穿著紅裙,彈奏古琴。
這畫中之人絕美,尤其一雙眼眸,如泣如述,如怨如纏。
竟然畫得如此之好?
李蘭山不由得盯著這畫中美人的雙眸,整個人彷彿有些迷離。
緊接著,這畫中美人彷彿活了過來,充滿魅惑的眼睛,竟然開始轉動。
她的纖纖玉手,彷彿也開始波動琴絃。
尤其是這琴絃,竟然彷彿也開始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