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陽紅看著滔滔不絕的石十四,心中暗道:“光憑這石老師在外語上面的造詣,當我們明月學院的外語老師都是屈才了。”
“MR.景,沒有什麼事情我就回去備課了!石老師,以後有機會請一定教教我那些外語。”史蒂夫說著,很快就退出了教務處。只留下一身冷汗的景耀天,半晌說不出話來。
“如何啊!景老師,還有什麼手段儘管使出來吧!”石十四輕描淡寫地說道。
“好,石老師!沒想到正好撞到你的槍口之上,我真是佩服佩服。”景耀天也被石十四的話給拉回了現實。
不過景耀天沒有太過灰心。“瞎貓不會碰到第二次死耗子的!你外語這麼好,你的中國歷史也那麼好嗎?”景耀天說著,朝他身邊的一位白髮蒼蒼的老教師看去。
“於老,您是不是提攜一下後輩呢?”景耀天突然道。
“這個嘛!”那個姓於的老教師的眼神有些猶豫。
“這位是?”石十四好奇地問道。
“這位是於卓成,於老師。他可是廈大人文學院的退休教授,我們重金禮聘過來當我們學校的歷史教研組長的。”龐青山介紹道。
“廈大人文學院?”石十四自言自語道,“我記得小時候看電視有個很火的什麼易教授,好像就是出自那個學院的。”
“放心吧!我們於老師的水平可是和易教授不相上下,他只是不喜歡拋頭露面而已。”景耀天自負地說道。
“那於老師,看起來我需要和您討教一二。”石十四道。
“這個嘛!年輕人,你還是收斂點好!”於卓成慢條斯理地說道,“你明明在外語方面有這麼高的天賦,要不我替你向殷老師求求情。你確實是人才難得啊!”
“看起來於老師是認為我的歷史知識不如你?”石十四當然聽出了於卓成的弦外之音。
“這麼說吧!我時年六十有七,在我一生之中研讀歷史經卷差不多四十多年,甚至比你的歲數都大上不少。我想知道,這還有比得必要嗎?”於卓成說這話的時候,臉上不經意間露出了得意地神色。
“看樣子你這老傢伙很有自信啊!”石十四心中暗道,“既然如此,可不要怪我不敬老了。”
“不好意思於老師,我實在找不出輸的理由。如果你怕輸的話,那就算我贏好了。”石十四隨口道。
“狂妄!”於卓成書生怒火一下子被點燃了,“既然如此老朽有必要和你切磋一二。”
“怎麼比?”
“很簡單,我們輪流問對方一個歷史問題,分別作答。然後讓大家評判一下,最終的勝負,你看如何。”
“願意奉陪!”石十四輕描淡寫道,“中華民族講究尊老愛幼,就由於教授先出題好了。”
“沒問題!請聽題!”於卓成平靜地問道,“如果你讀過《三國演義》,經常會有某市稱自己主公為明公,這‘明公’一詞的由來,你可知道?”
於卓成這一問,可把在場的人問住了。“明公”一詞從字面上意思理解是:聖明之主的意思。但要說這典出何處,一時之間還真沒有人會去深究。
“出自《東觀漢記•鄧禹傳》中‘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誰知那石十四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就回答出來了。
“於教授,他說得對嗎?”一眾老師看向於卓成。
不用問,於卓成臉上頗為意外的表情,明白地告訴眾人,這石十四是說對了。
這問題如果問別人大概還會有一定的難度,但對於郭嘉轉世的石十四來說,這《東觀漢記》可是當時讀書人都會研讀的書籍,豈有不知道之理?
“你的問題問完了,接下來我該我問了!”石十四說道。
“你問吧!”於卓成心道,“剛才的問題估計是這個傢伙正好涉獵的。不過就你這個年紀,想來也問不出什麼難度的問題。”
“你問吧!”於卓成不屑地說道。
“那於教授請聽好!”石十四,清了清嗓子道,“三國著名謀士郭嘉,你應該很瞭解吧!這郭嘉被稱為郭祭酒......”
“你是想問這‘祭酒’是什麼意思,對不對?”不等石十四說完,於卓成立刻說道,“‘祭酒’一詞在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只是這郭嘉的‘軍師祭酒’比較特殊,意為軍師之首的意思。再後來......”
“打住!於教授,你怎麼自說自話的?”石十四不悅道,“我可沒有問你‘祭酒’是什麼意思。”
“那你問得是?”於卓成奇怪道。
“我是問你這‘郭祭酒’可是嗜酒如命,請問他常去的酒樓名字是什麼?”石十四認真地問道。
“什麼?”於卓成瞪大了眼睛,“你再問一遍!”
“我是問,郭嘉常去的酒樓叫什麼名字!”石十四重複道。
“你問這個無聊的問題做什麼?”於卓成不悅地說道。
“於教授,你只說問問題,可沒有對這問題有要求啊!”石十四笑道,“難道我不能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