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的靜安街很是熱鬧。
洛青書兩口子站在大太陽底下反覆將誣陷洛青青店鋪的真相說了出來,起初還有人不太相信,但看這兩口子一臉懺悔之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
就像洛青青說的,出了事情她一個人自然是百口莫辯,但要是洛青書兩口子自己主動說出來,那效果定會不一樣。
洛青書兩口子中途自然有過想溜走的想法,可怎奈洛青青將王府的侍衛安排在了茶樓喝茶,關注兩人的一舉一動。
一天下來,洛青書和黎春鶯因誣陷洛青青胭脂過敏而道歉的事情在皇城成了大新聞。
許多沒有受害的客人當初本就抱著懷疑的態度,此刻卻成了洛青青胭脂的忠實粉絲。
一時間,青城山下品牌的胭脂恢復了往日的火爆。
洛青青忙得不亦樂乎。
收錢的快樂最是爽快。
七月。
揚州洪災氾濫,難民四起。
自從洛青青每每見到城南王爺下朝回來時對此事的焦頭爛額,無疑是激起了她的本性。
近兩月店鋪賺了不少錢,除了胭脂工廠加工的成本和雲宅未來三月的生活成本以外,洛青青手裡還留下一大筆餘錢。
她本來是想著用這些餘錢繼續開分店,但一聽到揚州難民流連失所,搞得她連續幾日睡不著覺。
這日,她清點了賬目後,便到了城南王爺的書房。
鬱無介揹著雙手在書房踱步,焦慮得不行,“自揚州七年前水災,皇上就已經撥款修建堤壩,近年來一直相安無事,如今堤壩盡塌,無辜的還是老百姓。”
城南王爺剛下朝就叫去了鬱千城。
此時鬱千城站在一旁,神色嚴肅,“昨日鬱頌從揚州回來,說是今年的洪災比七年前更為嚴重,很多難民已無家可歸,且餓死的百姓也不計其數。”
鬱無介嘆氣道,“今日我叫你過來,便是為了此事。”
鬱千城恭敬站在一旁,靜候王爺的安排。
“此次賑災問題不知出在何處,近來皇上心繫揚州百姓,早在半月前邊已撥糧救災,但卻聞民怨四起。”
鬱千城聽聞思索片刻,他問,“父王,前不久聽老師說,此次救災放賑人選是秦宰相之子秦傲之。”
鬱無介點頭,“是呀,秦傲之也是賽老的得意門生,雖說年紀上小你幾歲,但也算得上是後輩之才,五學府和朝中大臣推薦他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我擔心秦傲之經驗尚淺,不遠千里去到揚州,中間會有人使絆,從而導致救災糧食落不到百姓手中。”
說到這裡,鬱無介再次嘆氣,他擔心,在這救災的過程中,許是出現了奸官汙吏,才使得揚州百姓受苦。
想來皇上一心為國為民,秉承著民比天大的思想治國,所用官員皆為老百姓著想,也因此才讓琉璃國數年來國泰民安,民富國強。
如今揚州遭了洪災,皇上的第一時間便撥了糧食下去,鬱無介和皇上都是同一個想法,想著不出余月便可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
加上洛首富常年為國庫的貢獻,揚州重建堤壩,百姓重建家園的資金也不是問題,可如今揚州餓死的百姓不計其數,且官員或許還存在貪汙現象,這樣的事情過於嚴重,他自然是憂心的。
見鬱無介眉頭緊鎖,鬱千城問道,“父王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