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蘇允兒一點都不懂,她就單純看人打架鬥毆覺得有趣好玩,雖然擂臺比試並不是單純的打架鬥毆,是以和為貴的比試,但是看上去是沒什麼差別的。
而且很多人為了在擂臺比試中勝出會使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就為了拿到頭彩。
容瑾瑜觀察了一會,發現西戎這邊人的確普遍水平要比大夏高,和這次擂臺做對比的自然是之前那次鴻門宴上的比武。
不過這次擂臺上的人是各種各樣的,連太監都上去打的那種,不像那次比武裡面的人都是夏帝精心挑選的合適男子。
但容瑾瑜還是可以肯定西戎人普遍比大夏那邊人強,畢竟從那些有勇氣上去的太監也可以看得出來了。
就那些太監都力氣不小,而且還會一些花拳繡腿的功夫,雖然用處也不大,但是比大夏那邊的太監要有用的多了。
而這擂臺比試的規則也很簡單粗暴,上去和人打架,贏了就下臺站到勝利者的一遍,輸了自覺在敗方那去拿個凳子來看比試。
等一輪結束之後,第二輪也是這樣,兩個人上去,實力強弱無所謂,反正贏的站一邊,輸的繼續站到之前輸掉的人裡面。
反覆如此,直到最後決出最強的一人。
也由於規則簡單,所以除了拿到頭彩的人以外,第二名都沒什麼人關注,因為這個比試可以苟。
怎麼個苟法呢?
就是前面幾輪都故意挑實力不如自己的人打,成功晉級之後一直到後面遇到實力越來越強實在打不過的人。
所以第二名水平可能比第三名弱,甚至不如第五名第六名。
不過西戎這邊人都十分豪爽,從來不故意苟著,每次都是喜歡找比自己強的挑戰,從來不會為了贏而去找那些自己瞧不上的人打。
寧可第一輪輸給最強的,也不願苟到後面和他打,這點倒是難得。
西戎人長得五大三粗,彪悍挺拔,但是打起架來其實還是很細心的,會留意到對方的一舉一動中的細節,不會讓自己輕易被打倒在地。
看這個的確比之前在大夏皇宮看的那場比武有意思,而且容瑾瑜也真的發現裡面有好幾個強者,她都不敢保證自己上去能贏的那種強者在裡面。
而呼爾汶自然也上去了,雖然他看著瘦弱,但是打起來卻是一點都不軟綿綿的,那蠻橫的力氣,讓容瑾瑜都忍不住想為他鼓掌叫好。
就是這樣的呼爾汶,居然是西戎王的手下敗將。
容瑾瑜越發肯定自己心裡的猜想了,若有所思的看著在自己位置上欣賞這一切的西戎王,這次的擂臺比試他並沒有參加。
所以容瑾瑜也沒能看到他出手,對自己的猜想又不敢真的確定下來,畢竟有些人就喜歡故意裝得很弱,實際上實力深不可測。
而最後剩下的一輪人裡面只有十個人,除了呼爾汶,還有一個人引起了容瑾瑜的興趣。
是一個看上去身量不足十七歲的少年,稚嫩的臉龐上帶著不屬於他年齡的沉穩和執著。
這西戎還真的是人才輩出啊……
容瑾瑜看著那個少年心下感慨,她在這個年紀的時候說不準還沒這個少年厲害,能躋身到前十,也不是靠苟著過來的,是名副其實的一次比一次挑戰看上去比自己強很多的人贏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