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於煙花世家的楊安,對炸藥的製造並不陌生,但獨立製造卻是第一次。
他把兩個玻璃杯並排擺在桌上,分別倒入一定的水。
然後在左邊的杯子裡倒入一勺子材料。
不同的溫度,材料分解的速度都不一樣。
如今氣溫偏高,所以材料分解的速度相當之慢。
楊安等待許久,期間打了個盹。
他起身看一眼牆上的掛鐘,從他睡著到現在已過去大約兩個小時。
此時也材料分解得差不多了。
可惜沒有冰塊,否則幾乎可以放手施為。
又過了大概五分鐘。
他的手速越來越慢,握著筷子將混合物攪拌均勻,慢得就像耄耋之年的老人一樣。
雖然他的手仍舊很穩,可總給人一種顫抖不已的緊張感,甚至不敢大聲咳嗽。
一旦發生意外,後果是他絕對承受不起的!
完畢後,半成品由於折射率的不同,兩種液體分層後,分界線十分明顯。
至於夠不夠中性,這個幾乎就全靠經驗了。
楊安心跳的頻率愈發快速,如擂鼓一般,一點也不敢搖晃使其振盪起來。
他可不想膽顫心驚弄出來的“寶貝”,突然要了自己的生命,那可就壯志未酬身先死,太悲催了。
整個過程進行到此,硝酸甘油炸藥便算是配置成功。
儘管它的分量極少,威力也是不小,可還稱不上是一個炸彈。
下一步的加工,變數更大,自然也更危險。
目的是讓它變得更穩定。
通常穩定的方法多達上百種,最流行的方法,無疑是把半成品和某幾種材料混合在一起。
楊安記得諾貝爾先生,就是靠這玩意兒一舉成為大富豪,還創立了大名鼎鼎的諾貝爾獎,為科學界作出極大的貢獻。
……
時間在專心做事的時候,總是過得特別的快。
即算楊安出身於煙花世家,配置炸藥製成炸彈也非什麼高科技,又從小被當過兵的爺爺灌輸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心得。
可如果要製造威力更大的TNT、C4等炸彈,也需要深厚的化學、物理、結構力學、材料力學、醫學,甚至日常生活方面的各種知識。
否則冒然嘗試,必定九死一生。
僥倖活下來,那便是走了狗屎運。
七天之後,臨近中午,楊安本打算像前幾天一樣,先出門踢館,然後回家製造硝酸甘油炸彈。
可由於天氣突變,烏雲蓋頂,冷風呼呼的吹打著門窗,隨時可能降下傾盆大雨,便沒有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