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陰雨這裡的生產還是一如既往的進行,我很欣慰。”楊明志望著正在吐著黑煙的煙囪,金屬澆鑄的工序一定還在進行。
“我們一點也不敢懶惰,上次戰鬥消耗了很多手榴彈和火箭彈,所以要繼續生產彌補過來。”卡維茨基道。
“所以我要的罐頭盒製造的小手榴彈怎麼樣?”
“當然是加緊生產,而且製造這種武器所需的工時非常少。”
“那是當然的。”楊明志自信的說,“它本身就是一個容器,只不過是牛肉換成了炸藥。填充炸藥後就是很好的武器,可以充當臨時的手榴彈。裡面再加點破彈殼碎片,破片殺傷力很強,甚至有霰彈的效果。”
戰爭會逼迫人類的想象力,所以戰爭往往能迅速推動科技的進步。幾十年後的各路游擊隊,什麼皮卡之上立機槍迫擊炮都是小兒科,他們甚至能把煤氣罐改造成燃料炸彈。那麼現在是二戰,用罐頭盒、玻璃啤酒瓶改造成武器,也就不足為奇。
楊明志來到了裡固施科夫這裡,他一直在認真執行這個炸魚計劃。作為最先知曉並實施計劃的人,裡固施科夫已經把送來的空罐頭盒全部改造了一下。
他將楊明志領到一個特殊的倉庫,指著整齊堆放的圓筒狀物體。“副師長,這些都是你要的東西,品質都是一樣的。每一個裝填了黑火藥,如果是炸魚,威力已經非常合適了。”
楊明志饒有興趣的走上前,把玩幾個。只見這些炸彈和之前自己拿到的都如出一轍,罐頭被封死,在一段鑿除小洞插入導火索,使用時無非是點燃導火索扔出。其引信方式原始卻又簡單。
“東西我看了一下,都不錯。那麼爆炸率可以保障嗎?還有我不希望它會發生不充分爆炸。”
“成功率可以保證,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裡固施科夫拍著胸脯說。
楊明志點點頭,他很信任這個人,在製造武器方面此人的技術沒的說。而配藥方面是那位明斯克大學的化學家伊萬諾夫處理的,那個傢伙可是罕見的人才,是專業的配藥師。兩人合作一直很愉快,所以製造的武器質量可以保障。
有了他的承諾也就不需要再大動干戈的實驗一番。
“現在這一堆有多少枚?”楊明志繼續問。
“已經超過一千枚了,所有的罐頭盒都用上。如果副師長覺得不夠用的話,手榴彈也可以用上。”
手榴彈本來就可以炸魚,****也可以。戰爭結束後,很多剩餘的手榴彈被用於各種地方,有些老毛子就拉開導火索扔到湖裡,簡單粗暴的捕魚。
一千個是不是有些不夠呢?楊明志想了想,說道:“好吧,再準備一千個手榴彈。這次我帶了二百人過來,你也要準備一些人手。”
鐵匠村這裡也有一些漁民,甚至經驗豐富。關於河中有巨型鯰魚也是這群老漁民所言,平日裡漁民總要提防這種大傢伙的突然襲擊,不要妄圖抓住它們,因為魚太大。這些有了更高效的武器還有大量的人員,巨型鯰魚看似很容易捕撈。
楊明志立刻著手和卡維茨基商討捕魚的事,人員和武器已經準備好,剩下就是船隻。
卡維茨基非常肯定的說明船隻的事不是問題,如此楊明志徹底放了心。
天氣晴朗,人員各就各位,船舶和炸彈都準備完畢,天時地利人和樣樣具備,身下的就是掃蕩河畔,把河鮮全部炸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