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現任大妃的琪琪格,除了美貌一無所有,就連她所在的部落,都是小部落,因此沒被三派的人放在眼裡。不過哈丹巴痴迷琪琪格的美貌,對她寵愛異常,不僅賞下大量牛羊馬匹,還有不少部從,是除了原本先汗王的嫡系外,他自己當汗王這麼多年經營起來的。
琪琪格也生下一個兒子,今年只有四歲,和已經長成有了勢力的嫡兄們相比,還太小了,暫時不需要考慮。
因此奪位之爭就在阿巴泰,塔拜和巴格三人之間。
這次哈丹巴得知訊息,瓦剌人十萬大軍全線潰敗,回來只剩下三萬人,且大楚和女真部落沒打算罷了,而是陳兵壩上,準備隨時進攻。
這可不正是吞併瓦剌的最好時機?
另外,哈丹巴還有一個顧慮,如果大楚的軍隊真的打到了瓦剌王庭,那對他們韃靼是相當不利的。
之前瓦剌和韃靼實力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一直僵持到現在。
要是大楚吞併了瓦剌,實力肯定大漲,女真部的戰鬥力,他是有了解的,並不比他們差,都是從小學騎馬打獵,且女真還有大楚提供軍糧,拼起來他也擔心自己會輸。
那不如趁時機正好,他們先攻入瓦剌王庭,攫取更多資源,才更有對抗大楚和女真的實力。
他的想法很正確,關鍵遇到了拖後腿的。
三個兒子正面臨奪位的白熱化,誰也不願意自己這邊受損失,以免便宜了對方,以至於在選人手出征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小小,小小的問題。
三個兒子手下勢力,差不多各自能抽出兩萬人馬,但他們都有私心,想著留一些存著,以免打仗輸了,和瓦剌那樣損失慘重。他們只有兩萬,經不起這麼損失,到時還怎麼爭奪汗位?
可他們也不想放棄這次壯大自己的好機會,只要打贏了瓦剌,就可以獲得無數戰馬和勇士,還有各種物資。
如果自己不參加,另外兩人贏了戰爭怎麼辦?
對方壯大了勢力,自己不就落後了嘛,真是左右為難。
於是商量來商量去,最後妥協出一個結果,三人各拿出一萬人參戰。
哈丹巴聽完很不愉,卻也拿這些已經長成的兒子無可奈何,本打算帶著自己所有直系去打贏這場仗。
可這時琪琪格作妖了,她遮遮掩掩讓哈丹巴發現了塔拜對自己的覬覦。
草原上的規則,父死子繼,塔拜一向認為,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嫡長子,畢竟滾代是被廢而複立的第一大妃,阿巴泰因為母親的關系,說是名義上的嫡長子,卻又當過幾年第二大妃之子,說到底有點名不正言不順,身份有瑕。
而巴格呢,既不是長又不是幼,琪琪格的兒子才是幼子呢。
他就不同了,出生就是第一大妃的兒子,之後也一直是,因而他理所當然把自己當成了汗位繼承人。
那麼美貌的繼母琪琪格,也不過是他的囊中物罷了。
他的父親已經五十多歲了,草原上的壽命平均在四十左右,這說的是貴族,還不是普通平民。
而哈丹巴活到了五十多,隨時都面臨死亡,不怪他這麼想。
加上琪琪格今年只有二十,正是最年輕貌美的時候,毫無疑問,她以後一定會改嫁下一任汗王。
塔拜因此把她視為囊中物,再正常不過。
可他錯就錯在,父親還在且對繼母痴迷,就毫不掩飾表現出來了。
琪琪格雖然是普通姑娘,除了美貌一無所有,但她又不蠢,已經看清楚了草原上女人生存的本質,那就是掌握勢力!
只要她手上有權有錢有兵,無論未來的汗王是誰,她和兒子都能過的好。
如果沒有,那她母子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於是四年間,她向哈丹巴索要了無數東西,牛羊馬匹,奴隸,乃至軍隊,理由都是各種被其他女人和兒媳婦們暗中欺負了,卻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雲雲。
哈丹巴心疼她,就把這麼多年經營出來的勢力一點點轉給了她,不算那些財物和奴隸,光聽話的部族就有三個,能抽調出一萬多人組成騎兵。
這當然比不上另外三人,也絕對是不小的勢力。
哈丹巴想要打仗,以最快的速度吞下瓦剌,不給大楚反應機會,就需要多多的騎兵,直接實力碾壓過去。
於是他打算抽出琪琪格手裡的一萬人,加上自己掌握的兩萬人。
琪琪格當然不想同意,她又沒有建功立業的野心,且也知道,即便這一萬人打仗贏了,戰利品也歸屬於哈丹巴,而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