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紅樓潛龍在淵122 蘇葉……
蘇葉仔仔細細闡述了要求和期待,最後總結,“女子生活在世道不易,從出生到出嫁,幾乎一步一個坎,朕身為女子,自然要提高女子地位。讓她們有機會讀書,外出工作養活自己,掌握話語權,獲得和男子一樣的權利。但那還不夠,女子還面臨生育這個大難題,伴隨而來的是為了家庭子女必須做出的犧牲。這是天性,朕無法改變,只能在健康上面多為她們想一想。”
“有了女醫,女子生病不用遮遮掩掩,可以直接找大夫,懷孕生産也會安全的多,這能挽救多少人性命!蘇愛卿,你原就是大夫,想來更瞭解女子困境,希望你能盡心竭力,為女子的未來打造一個更健康安全的環境,更舒適的未來!”
論忽悠,蘇葉是專業的,蘇半夏聽完,熱淚盈眶,激動到聲音哽咽,保證道,“臣必不負聖上所託,必竭盡全力建立好女子醫療體系。”
“太好了,”蘇葉拍拍她肩膀,“錢財和部分醫女已經準備後,任由你呼叫。”
不錯,其實一直有醫女的存在,只不過在太醫院,醫女是最底層,和藥童差不多,她們沒機會升遷,學不到更多醫術,只瞭解個皮毛。
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太醫給娘娘們診治不方便時,代為觀察,順便傳達。
不過她們好歹在太醫院耳濡目染,對於藥材還是認識的,蘇半夏培養起來會更容易些。
且這些人回來做醫女,本就是宮中宮女,生死都掌握在皇帝手裡,還沒什麼機會出宮,蘇葉給了她們向上的機會,要做到好,還能變成女官,自然一個個勁頭十足。
至於錢財方面,蘇葉把給醫療方面的資源全部給了蘇半夏。
她要做的事,不僅關系女子健康,還有幼兒健康和小兒疾病治療。
男人和老人原本就有大夫,可以直接讓太醫院出面,成立一個醫學院,宮裡的太醫沒事都去上課。
現在皇宮裡人少了,本也用不上那麼多太醫,其實很多時候,這些人是免費幫京城權貴看病的。
所謂的免費當然不是他們不給銀子,而是銀子到了太醫手裡,並不會交給太醫院。
太醫院的花銷是直接從國庫撥款,也就是說,他們拿著朝廷的鐵飯碗,經常幹著私人的活。
明面上是皇帝對這些王公大臣的恩典,實際上眾人早已習以為常,誰也不會多感激一份。
既然如此,不如就給他們弄一個醫博士的名頭,都去培養學生吧。
這個學生是許多人□□學,並不是徒弟,也用不上他們傾囊相授,加上蘇葉要求他們編撰醫學教學書籍,也算能青史留名了,自然沒人不樂意。
因此太醫院平日只有一半的人留守,剩下的都去太醫學院,當然,這是輪值,並不是完全分開,只是在兩處上班罷了。
皇宮這些太醫,王公大臣自然不敢再請,本就剩下的不多,還一個個在全力想辦法救治太上皇,雖然是做無用功,但這個態度得擺出來。
他們哪裡敢和太上皇搶人,因此他們需要太醫的時候,就去醫學院請。
但課表是排滿的,本就在太醫院待幾天,學院幾天,因此在學院的那幾天課很多,他們實在抽不出時間上門看診。
最後沒辦法,醫學院的負責人,也是太醫院副院判,在徵詢蘇葉同意後,在太醫學院的大門一角開闢了新的院子,沒有課的太醫會在此坐診。
王公大臣生病了,首先請外面的大夫,要是那些大夫看不好,才會送到這裡。
如此一來,外面請太醫的數量一下子降了八成,不再什麼小病小痛都叫太醫了。
但這也沒減少太醫們的工作量,一邊要顧著宮裡,一邊上課,一邊還得在門診排班,可真是累死個人,雖然工資漲了兩倍,甚至倍,但和以前的清閑相比,快累成狗了。
怎麼辦呢,太醫們都在抱怨工作太多,精力不濟,副院判沒辦法,只好再次來找蘇葉。
蘇葉很樂意給他們出主意,“你們可以招人,不過需要考試,透過了就給太醫編制,另外你們不是會帶徒弟,培養兒孫,身邊還有藥童之類的,讓他們也考,考上了就能分擔你們的工作。”
這個時代的弊病,都喜歡留一手,不到最後關頭,不會把最好的手藝交給徒弟。
為的不僅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麼簡單,還有大多技藝都講得高深莫測,需要時間去悟去理解,和後世那種把知識講透了,嚼爛了灌輸給你完全不一樣。
這個時代的師傅估計很難理解,後世老師絞盡腦汁就為了讓每位學生都學會。
他們講了,學生不懂,那就是學生資質差,不適合這行,換個資質好的就行。
而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真正的資質好又能有多少?
因此他們收徒不多,學習全靠‘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如此,他們的徒弟從跟在身邊學開始,沒有十幾甚至二十年出不了師。
蘇葉現在就是逼著他們,把以前高深莫測那套改掉,最好幾年就培養出一批可以實踐的醫學生。
世上不缺聰明人,尤其這些混在太醫院當差的人,智商情商都不差,只要真心想找人來分擔自己沉重的工作,就一定能想方設法的讓學醫變得簡單點。
有時候不是告訴他們怎麼做更好,他們就會遵守,而是逼著他們不得不改變,自然會學著‘積極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