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紅樓潛龍在淵114 蘇葉笑容……
蘇葉笑容輕淺卻充滿了力量,彷彿那樣的生活不是美好的期盼,而是唾手可得一般。
讓一個家庭如此很簡單,可要全大楚百姓都這樣,就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任務,不亞於高山險阻。
可戚若就是相信她能做到!
“我幫你!”他語氣堅定,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蘇葉微笑,“好。”
視線轉移,正好看到一賣報小童經過,他們的打扮很顯眼,穿著統一藍色制服,背上一個大大的‘報’字,揹著統一樣式的揹包,即便沒有叫賣,也能叫人一眼認出來。
“小孩,給我一份報紙,”蘇葉揚聲道。
路過巷口的小童立馬退回來,從揹包裡取出兩份不同的報紙,“夫人,您要今日周報,還是京城見聞?”
蘇葉今日穿著改良女裝,精緻容貌一眼就能瞧出是女性,頭發為了方便挽起來,怪不得這小孩喊夫人。
“都來一份,”今日周報是每三天發行一次的報紙,介紹的是朝廷相關國策,不過用淺顯易懂的白話說出來,讓普通認字百姓能看懂。
即便不懂,聽說書先生或者認字的人讀一遍,也能大概瞭解其中意思,非常便於理解。
當初為了讓撰稿文人寫出這麼通俗的內容,安孟文可是下了好大功夫,報紙開辦之處,更是親自上陣,寫了十幾篇作為參考。
就比如今日報紙上第三板塊介紹了商務部的成立,對這個部門作了詳細解釋,是做什麼的,部門主管為什麼受到皇帝賞識,以及部門正在招人,懂算術的可前去一試。
萬一你就祖墳上冒青煙,從此改換門庭呢。
每一句都很白話,內容也極其符合老百姓需求。
而京城見聞更偏向百姓生活,當然不是那種市井故事,奇聞只是其中一個極小板塊,大部分還是和民生相關。
比如糧商會研究出一種新種子,能提高糧食産量,但需要化肥量大,按照原本的施肥方法,很難讓種子發揮百分百效應。
於是糧商會又專門研究了一種肥力更大的化肥,且這種化肥不能用來肥地,是專門讓糧食吸收的。
因此施了肥後,土地肥力該減少還是會減少,只是産量變高了。
種子糧商會可以免費提供,只是生産化肥需要的成本高,必須由種植的百姓自己購買了。
可普通農民哪裡捨得花錢買化肥,多出的産量未必比得上買化肥的消耗。
因為這良種有利有弊,官府就不強制要求百姓種植了,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去種。
而報紙是非常好的宣傳方式,每一份刊印出來,都要率先給各個村裡的裡正送一份,讓他念給村裡人聽。
至於城裡的,他們種田的少,有需要也會去聽說書先生講解。
自從多了報紙,京城的說書先生們就多了一項活動,在太陽落山後,天徹底黑之前,在路口大聲念報紙。
這不是義務勞動,安孟文提供了銀錢,一天三十文,念半個時辰也就完了,因為報紙本身寫得通俗,不需要他們多作解釋,唸完就可以。
要是節約一點,這就是一天的飯錢,還是固定每天都有的收入,說書先生們都很樂意。
安孟文此舉不僅在宣傳報紙,培養百姓看報聽報的習慣,同時也在發揮喉舌的作用,引導百姓想知道什麼,第一時間關注報紙的行為模式,從而成為最有力的輿論站臺。
就像這良種,優點缺點都很明顯,不值得朝廷大力氣推廣,但它確實能讓糧食增産。
這對老百姓而言,可能是虧本的買賣,可對那些家裡土地很多的地主來說,就很劃算了。
化肥零賣和整賣當然不是一個價格,數量越大價格越低,達成的效果越明顯。
如此一來,自然會有地主考慮購買這種子來用,對於糧商會而言,又是一筆進項。
朝廷發放種子,不可能想要多少有多少,而是按照戶口本領取,一戶只能領二十五斤種子,差不多五畝地的糧。
而地主遠遠不止這個數,剩下的可不就只能買嘛。
如果沒有報紙,糧商會估計不會把這種新研究的種子推出來,浪費時間又進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