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你在質問朕嗎?孟良,誰給你的膽子,來人,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皇帝氣急敗壞,強忍著內心升騰的不安,只希望盡快把事情壓下去。
只可惜,這裡並不是他的一言堂,太上皇還在呢。
見他心虛氣短的模樣,太上皇皺了皺眉,深深覺得後悔,他當初怎麼就行差踏錯,讓太子犧牲了呢,不然也不會讓他登上皇位。
轉移視線見到站立在一邊靜默聽著的蘇葉,想到這個孫兒聰慧,不由心下遺憾。
如果太子還在,這孩子就是太孫了,如此聰慧,定能保大楚百年基業。
想到這裡,太上皇心裡一動,隨即壓下那個念頭,不妥不妥,如此朝廷要再次動蕩了。
把心思轉回眼前,太上皇不緊不慢道,“不管他說的是真是假,總要看過證據後再說,皇帝,你說是不是?”
皇帝渾身一僵,知道有太上皇在,加上這麼多朝臣看著,他沒法壓下去,不由狠狠瞪了三皇子一眼,他就知道給自己惹事。
眼角餘光撇到場邊那個風光霽月的人影,越發氣惱,怎麼他的皇子,還比不上一個野種!
聽到太上皇的話,孟良總算從激動的情緒中走出來,當即道,“回稟太上皇,人證和物證已經等候在宮外。”
顯然,他已經打定主意在瓊林宴上把事情鬧大,這才叫了人拿著證據等在外面。
孟良原本的打算,是自己不出面,畢竟他也知道,老師說的是對的。
如果他出頭了,即便做的事是對的,也一定會被皇帝記恨上,未來可能沒了前程。
可偏偏林狀元著實厲害,三言兩語就把他和老師誆騙了進去,之前那什麼沾墨水,讓人寫字,都是障眼法吧?
想到這裡,他不由朝蘇葉看去。
蘇葉無辜眨眨眼,哦,障眼法啊,那確實是,這局就是她布的,她怎麼會不知道二皇子選的導火索是誰。
孟良手裡蒐集的證據,還是她提供的呢。
只是讓她沒想到的是,二皇子竟然畫蛇添足,讓人偽造了三皇子和韃靼的來往書信。
只希望他聰明點,做的完美點,不然被發現是假的,其餘證據也會被懷疑真實性。
真是的,她劇本寫得這麼好,偏有人喜歡狗尾續貂,嘖。
孟良從蘇葉的表情上,看不出任何情緒,只能感慨:真的很聰明,他和老師被騙過去,不冤!
不過,他也不恨林狀元,如果不是老師一再勸說,他不願意辜負老師情意,其實更想親自告禦狀的,當著文武百官的面!
現在被人揪出來了,反倒高興了,一直被壓制的氣性也上來了,竟敢當面懟起皇帝來。
太上皇不知道他心思千回百轉,當即叫人帶進來。
證據非常詳細,甚至連賬本都有,哪年哪月和誰交易,寫得一清二楚。
至於那封信,二皇子聰明瞭一會兒,故意寫的很模糊,隱晦的表示合作意圖,且還在初步商量階段,這樣才顯得真實。
用的筆跡也不是三皇子的,而是故意用了一種少見的字型。
一位官員見了,驚訝道,“碑韓體!”
“什麼碑韓體?”有人疑惑,也有人恍然大悟,“就是那個你意外得到的碑文體?”
“是的,”經過之前那位大人介紹,眾人才知道。
幾年前,這人老家山上意外發現一些石壁,上面刻著比較奇異的字型,他因為好奇,就上去拓印了下來。
之所以叫碑韓體,是因為那內容提到一位姓韓的書法家,懷疑這種字型就是他獨創的,所以才這麼稱呼。
這官員和三皇子因為書法結識,兩人都熱愛研究各種古體,得到這種字型後,他還特意給三皇子看過。
這下算是坐實三皇子勾結韃靼了,加上其他人證物證,三皇子和陸才成罪名成立,辯無可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