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紅樓潛龍在淵98 ……
大概是被瓊林宴這一出出氣狠了,皇帝顧不上對蘇葉的忌憚和厭惡,居然當真發問道,“林狀元,你可有法子把人找出來?”
蘇葉略微遲疑,當即站起來拱手道,“啟稟陛下,微臣剛剛一直待在座位上,且場上有千人之數,實在無法分別是何人所為。”
“可你之前不還能透過文風辨認出作弊之人?”皇帝不信,咄咄逼人道。
“好了,皇帝,文風和字跡又不是一回事,何況這人故意透過這種方式揭露陸才成,就說明已經做好了準備,不打算暴露自己,你讓墨玉如何找人?”太上皇不滿道。
他現在越看蘇葉越滿意,覺得這果然是樽兒的親生子,和當年的樽兒一模一樣,皇帝如此表現就是想要打壓他優秀的孫兒。
皇帝臉皮子抽抽,心情更加不愉,擺擺手,“算了,不懂就不懂吧,才只有十五歲,年輕不知事。”
這是用上激將法了,蘇葉略微抬頭,對上皇帝貶低的眼神,無動於衷。
她難道還會因為一兩句話,就被激的立下軍令狀?
見她完全不接招,皇帝面色一沉,轉而看向刑部左大人和李大人。
自從破獲科舉舞弊案,兩人都升官了,左大人成為了刑部尚書,而李大人接替成為左侍郎,可謂是一步登天了。
刑部還有一位右侍郎,去地方上查一樁貪汙案,因牽連甚廣,半年內都未必回的來。
而刑部侍郎的位置,一定要找一位有能力的官員擔任,除了他們三位,其餘刑部官員,在破案上都少了一絲天賦,因此李大人天時地利人和,直接成了刑部二把手。
想了想,皇帝還是不願意放棄,“左大人,此事交給你負責,查驗清楚,我要知道誰在瓊林宴上搞事。”
左大人面色一僵,知道這件事自己推脫不了,幹脆利落接下,不過他還機靈的補上一句,“敢問皇上,陸才成可要徹查?”
皇帝額頭跳了跳,查當然是要查的,但他不想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直接下旨,這樣一旦查出點什麼,一點轉圜的餘地都沒有。
他希望的是,把事情拿到朝堂上去,先讓大臣們爭論個幾輪,一些人認為要徹查,一些人提出反對,不能為了藏頭露尾,捕風捉影的事就大動幹戈。
何況陸才成還是在外的守將,僅僅因為一首打油詩,皇帝就不信任他,這會讓武將們心有慼慼。
畢竟任誰在邊關守著城,朝中有人想要汙衊陷害他們,而皇帝聽到一些小道訊息,立刻下令徹查。
這是重大信任危機,皇帝和朝臣打從心底忌憚他們,因此一點風吹草動就要大動幹戈,把人從頭查到腳。
自古不受皇帝信任的將軍,都不會有一個好下場。
因此如果此時貿然因為一首不知名人物寫的打油詩,就對陸才成採取措施,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會讓將領們心慌。
但也不能不查,畢竟作為守將,傳出和韃靼勾結的風聲,實在太嚴重,不查萬一將領們有樣學樣怎麼辦?
因此這中間門的度該如何把握,可以吵上好幾天,這就給了陸才成時間門。
瓊林宴上發生的事,訊息一定會洩露出去,而陸家和陸才成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消滅證據,到時候還能查到什麼?
要說得知陸才成可能幫三皇子反了自己,皇帝生氣不生氣?
他自然是氣的,對於三皇子也沒了好臉色,但陸才成可是掌握著大同城,京城的門戶之一。
如此重要的位置,是皇帝好不容易爭取到的,自然不願意被太上皇搶回去。
因此他打著拖延的主意,先讓陸才成自救,等這件事平安度過,他再考慮換人不遲。
想法很美好,可太上皇還在一旁虎視眈眈呢,怎麼可能讓他如願。
“徹查!”太上皇當即道,同時指派了人手,“此事還是交由左大人和李大人負責。”
“不行!如果他們都去查這個了,幕後謀劃寫詩之人怎麼辦?此等行為藐視朝廷,決不容姑息!”皇帝原打算把刑部的人拖在‘誰寫詩’這件案子中,以免兩人過於精明,真把陸才成查個底朝天。
他心裡有數,陸才成是不經查的,原本覺得,朝臣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不算什麼,只要能為他所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