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靼沒滅,只是被鎮壓了而已,”只不過現在不叫韃靼罷了。
“這也不算什麼大罪吧……”承恩公遲疑。
“可如果他們的目的,是藉著韃靼勢力謀反呢?”章大爺抬起頭,看著自己父母,眼中的冷光讓他們一陣惡寒,待細看,又不見了蹤影。
“那肯定是死罪,”對啊,勾結外邦除了金銀錢財,就是謀反了呀,他們怎麼沒想到呢。
“太好了,我這就去告訴皇上,”承恩公豁得站起來,迫不及待要進宮。
“那是皇上親兒子,”章大爺連忙攔住自己父親,“他寧願壓下來,也不可能讓我們爆出來的。”
“那怎麼辦?”承恩公急切道。
“這件事承恩公府絕對不能沾上,萬一以後皇上後悔了,可能會遷怒你我,”章大爺細細分析,“現在最恨皇子的,當屬二皇子。他知道訊息後,一定會千方百計的坐實這件事,把三皇子也拖下水。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提供證據。”
“證據,我們哪來的證據?”承恩公為難道。
“其實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把三皇子拉攏的人,全都找出來,然後一網打擊,不然要是皇子緩過來,知道我們在其中起的作用,一定不會放過承恩公府。”章大爺徐徐善誘,教父親怎麼設陷阱,引誘皇子入局,又怎麼把事情全推給二皇子,讓他拼個魚死網破,只為報仇!
承恩公這個人,沒有任何優點,整日裡吃喝玩樂,但皇帝因為母親的緣故,對這個唯一的舅舅格外優容。
且承恩公還不要求當官,當大官,算是非常聽話的外戚了,就更讓皇帝信任幾分。
有他在其中攪和,能暫時迷惑住皇帝,然後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等到各種證據鏈形成,屆時想反駁都找不到漏洞。
榮國府梨香院,蘇葉放下手裡最後一份詩稿,對秋文道,“這些都很不錯,等下你讓人謄抄一份,送去書坊,讓他們刊印出來。”
這些都是賈府裡姑娘們作的詩,被黛玉整理出來,說要出書,請蘇葉幫忙。
現在的社會遠比十幾年前開放,女子也講究才華,出名的才女更是受到追捧,而不是打壓。
黛玉因為參加詩會,作了一些好詩,在揚州和姑蘇兩地揚名,成為競相追捧的物件。
甚至有人暗搓搓上門,想要定下她當兒媳。
不過黛玉自由慣了,要自己擇婿,上門的人都被她一道道刁鑽的問題打發了。
要是能答出來,倒也不是不能接觸。
可惜了,那些知識涵蓋天文地理,數學物理,遠不是現今那些絕大學子能答上來的。
因為這,雖然有些人嘀咕,巡鹽禦史家的小姐刁鑽,但不得不說,她的名聲更盛了。
在林玄玉也考上秀才後,林家擅長教導子女的名聲更是助推了她的名氣,讓她繼蘇葉江南第一才子之後,成為江南第一才女。
在風氣越發開放之下,林如海和賈敏本就是開明之人,對於女兒出文稿詩集這種行為,也就不攔著了。
在揚州黛玉已經出過一本,受到閨閣女子熱捧,其中也有一些情感細膩的男子喜歡,但大部分男人還是不喜歡的,因為覺得不夠大氣,過於婉約精緻了。
來到京城後,和姐妹們玩玩鬧鬧,黛玉的詩詞更多了一股子鮮活氣,讀之唇齒留香,活潑俏麗,活脫脫一個少女在展示歡樂的閨閣生活,看完不由會心一笑。
相比那些悽悽慘慘的句子,蘇葉更喜歡這個,對於黛玉與原著的不同,也更加高興。
什麼‘一年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再也不會出現。
不僅是她,其他姑娘們,包括一向最安分隨從的薛寶釵,也都透著一股子鮮活氣,原本加註在她們身上的枷鎖,松動了一點點,不再那麼沉甸甸,也愈發讓人看到希望。
薛寶釵已經和王熙鳳達成合作,成為代理商之一。
她完全甩開哥哥,自己成為經營者,而不是縮在哥哥身後。
再確定憑自己就行,出門談生意也用不上哥哥撐面子後,立刻想辦法把哥哥送入軍營,還是最嚴厲的那種。
薛母對於她的做法,相當不理解,哪有姑娘家出門經營生意的,何況還把當家的哥哥撇到一邊,實在大逆不道。
然薛寶釵下定決心後,有一千種方法說服母親,因此這於她完全不算煩惱。
經過大半年的經營,店鋪開起來了,生意越做越好,原本投入的資金差不多快回本。
她看到了大展宏圖的希望,整個人自信從容,銳意進取,已經不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而是‘女子本為強,何須借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