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教育是重中之重,艾維琳娜給所有親戚寫了言辭懇切的求助信,希望他們能資助一筆錢,供孩子們上好的學校。
其他人若是手頭寬裕,或多或少會支援一點,但學費的大頭還是蘇葉出的。
她確實很有錢,日常吃穿住行都有人打理,基本不用自己花錢,伯爵每年還會給她兩到三千不等的零用錢。
另外,父母去世留下的産業,是直接過渡到她名下,老伯爵作為監管,也只是幫她查一查賬,收益全數交給她處理,每年有兩萬多盧布。
這筆錢,在蘇葉投入股市後,購買了幾國國債,一直在盈利,目前利息也有每年五千盧布以上。
蘇葉當然不知道怎麼投資股票,但她對西方歷史略微有點瞭解,知道它們在這個時期,大致有哪些大事發生。
如此就可以避開明顯動蕩的國家,選擇之後十幾年平穩發展的國家,購買它們的國債就是。
如此錢生錢下來,她的私人金庫是非常之豐厚。
如果艾維琳娜要這筆錢是為了享受,那蘇葉也不可能當冤大頭,可支援幾個孩子的教育,她還是樂意的。
因此,五個孩子上了聖彼得堡教學質量非常好的學校,比不上那些頂級權貴去的老牌院校,卻也是無數人趨之如騖,卻沒資格進去的,光學費,就要每年五百盧布以上。
除此之外,他們如果在某方面有天賦,比如老大雖然是個姑娘,但在畫畫上,有著不錯的靈氣。
蘇葉專門幫她找了出名的畫家當老師,並支付所有畫板和顏料的費用。
每年花在姐弟五人身上的學費,將近三千盧布,這幾乎相當於一個政府高官半年的工資。
或許是她過於大方的表現,讓其他人覺得她好說話,這些年也不是沒人打她主意,想從她身上撈錢。
但蘇葉又不是冤大頭,除了教育,治病這種重要的費用,其他錢她是一概不會多付的。
且為了支出的這部分錢,不會被挪作他用,還專門找老伯爵要了人,負責此事。
因此蘇葉在親戚間的名聲,是既大方又刻薄的主,主打一個不好相處。
她可以花重金送孩子們去上貴得要死的學校,甚至有天賦的話,還願意千裡迢迢送到歐洲去求學。
可除此之外,她連送給親戚的聖誕禮物都是等價交換,你送我多少價值的,來年我就按照這個標準給你準備。
索性他們自詡貴族,抹不來面親自找蘇葉討好處。
因此這些年,蘇葉花在親戚間的教育支出,差不多在一萬盧布左右,光她的零花錢就綽綽有餘了。
老伯爵對此很贊賞,認為她做得對,投資教育從來不是錯誤,唯一需要防備的,是他們把這些錢挪作他用。
蘇葉當然不會讓他們這麼做,不僅有突擊檢查,還會根據孩子們的成績,調整投資金額。
以免孩子們有了舒適的學習環境後,生出倦怠之心。
在這種操作下,蘇葉在親戚間的名聲和地位都很不錯,每次出現都是眾人的焦點,畢竟她是真金白銀付出了的。
但她直接派人偷摸調查,並毫不留情取消了幾個親戚小孩資助的事,也讓她顯得有那麼點不近人情。
曾有人拿著她的錢好的學校,還把那筆錢拿去享樂了。
查出來後,蘇葉不僅斷了這筆錢,還逼他們寫下欠條,反正是一點情分都不講。
也因此,她和親戚們有聯系,但並不親密。
他們都覺得她脾氣冷硬難以相處,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是賢妻良母型,最好溫柔大方,富有同情心,見人笑意盈盈。
蘇葉長相完全符合,但只是長相罷了。
作為一個穿越前是清澈大學生,穿越後被捧在高出的大小姐,她身上的鋒芒絲毫沒有被抹平,尖銳得有時完全無視上流社會的規則。
這其實和伊戈爾伯爵也有關系,他是名將軍,指揮戰鬥以勇猛迅捷著稱,性格中偏強硬銳利,對那些所謂的貴族潛規則並不放在心上。
蘇葉在他的教導下,自然而然學會了一些本不應該存在這個時代女性身上的特徵,強硬,自信,以自我為中心。
加上上輩子的經歷,讓她更加自由,行為習慣和思維模式都不同於常人。
隔閡是正常的,反正蘇葉和舅舅姨媽家的表兄弟姐妹們都不親近,聊不到一塊去。
這也就導致了,蘇葉不相信在自己需要時,他們會站在自己這邊,而不是被什麼利益打動,進而背刺。
至於那些她幫助過的人,現在還沒有實力能辦到她。
明明親朋好友不少,卻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甚至頗有點滿目皆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