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預測的每一步都很精準,”凱麗夫人強調,“快別吊媽媽胃口了,你知道媽媽好奇極了。”
“好吧,”蘇葉從旁邊抽出份報紙,一一指給她看看。
“蒙格爾街公園髒汙不堪,需要整改,市建局申請撥款,未批!”
“皇家賽馬場負責人對外表示,賽馬不應該是貴族活動,而應該普及全民。”
“威爾士親王認為民眾應該接受高雅的藝術薰陶,支援在蒙格爾街公園原址上建立一所全世界最大的歌劇院!然此項決議被議會否決,目前結果不明!”
“蒙格爾街公園是整個倫敦第一大農貿市場,不應該因為某些人的私慾,而被禁止,工人黨呼籲大家聯合起來,反抗貴族侵佔平民生活空間……”
凱麗夫人看完,依舊不明所以,“蒙格爾街公園是農貿市場嗎?”
“原本不是,可十幾年前有人在裡面開始擺攤,漸漸人就多了,又沒有有效的管理,導致環境髒亂差,前兩年還爆發過一次小規模疫病,差點波及到不遠的菲斯特廣場。政府為清除後患,決定拆除這座公園,要麼建設其他公共設施,要麼賣給某些資本家。”
不管怎麼說,這裡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於西南區的中心位置,人群集聚區,地皮價值當然一等一的貴,賣出去市政府立刻能進賬一大筆,今年所有政府官員都可以過一個肥年。
但本來大多數公園就屬於私人所有,平民沒資格進入,要是就連這個公園,也要被賣掉,平民的生活空間將進一步被擠壓。
何況這個自由形成的貿易市場,方便了那些小商小販,不用交過多的租金,就可以在公園裡任何一個角落租下一小塊地,把商品賣出去後,又可以輕易退租。
這導致他們成本降低,在價格上自然可以降低,許多主婦都知道,在這裡可以買到價格低,質量又不錯的商品。
這要是被拆了,許多小商販失去生存空間,許多家庭不得不提高生活支出。
“您知道王室在皇家賽馬場有股份,但不多,大頭和稅收都進了議會及政府腰包,剩下的才是那些貴族們瓜分。因此議會和政府有人想要賽馬場擴建,好賺到更多的錢。可這些錢到不了威爾士親王手裡,他更喜歡歌劇和舞臺劇表演,寧願多一個劇院,也不想賽馬場擴建。”
雖然他自己也對賽馬痴迷,可倫敦已經有包括皇家賽馬場在內,好幾個賽馬賭馬的場所了,多一個少一個並不影響他找樂子。
“這件事僵持住了,議會和親王閣下誰都不願意退讓一步,而這件事,幾乎是許多貴族都知道的,”不知道看看報紙,也能猜到幾分。
“因此當你全部下注,卻側重於1號的時候,他們會認為有陰謀,進而和這件事聯想起來,”有誰會明知道全下注一定虧本,還要這麼幹?背後定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所謂腦補,不過如此,他們只相信自己推測出來的結果,而且堅定不移。
“他們定然以為賭場想要賄賂威爾士親王,好拿下蒙格爾街公園,一查發現,威爾士親王竟然也投注1號,這說明什麼,猜測絕對是真的!”
蘇葉笑呵呵,人心就是如此,自認為聰明,把陰謀論安在所有事上,豈不知,一開始的前提就錯了,後面豈能不錯得離譜?
“可你為什麼知道威爾士親王一定會投注1號?”凱麗夫人仍然不解。
“我沒有讓您投1號,我說的是賠率最高的,”蘇葉眨眨眼,“威爾士親王下注有一個習慣,要麼投自己的參賽馬,今年並沒有親王閣下的馬參賽。要麼投看好的黑馬,可所謂黑馬哪會時時都有,能進入這種程度賽場的,哪一匹不是各個區域賽的冠軍馬被選中?”
只有都非常優秀,比賽才會精彩,作為全英國最頂尖的賽馬場,就是為了自己的格調,也不會讓那些沒有名氣的馬進入比賽。
名氣怎麼來的,自然是一次次比賽贏出來的。
今天出現的1號,說意外也不意外,意外是馬匹不夠好,差點沒夠上進入皇家賽馬場的標準,可誰讓賽馬師具有超強的話題性呢。
看著報紙上那一篇篇對於曾經天才隕落的嘲諷吧,想來皇家賽馬場不願意放棄這個極佳的話題製造機。
當然,這些都不是蘇葉指使凱麗夫人投注的原因,“如果兩者都沒有,威爾士親王情緒不高時,會投注賠率最高的賽馬,贏了自然高興,輸了也是一場發洩。”
沒錯,身為大英帝國未來的繼承人,發洩的方式就是敗家。
最近事務繁多,涉及第七次反法同盟戰爭,英國是主要參戰國,加上同盟之間各種小心思,威爾士親王身為攝政王,親自參與主導,怎麼可能不忙?
他藝術家的性格,本來就討厭政治,更討厭各種博弈,雖然他未必做不好,卻恨不得時時刻刻想著逃離,偏偏被絆住,不能去布萊頓參與新宮殿的設計和修建,心情肯定好不了。
加上夏洛特公主還不消停,時不時在報紙上宣揚父親為了‘真愛’,做了多少多少傻事,給了她母親多少委屈受。
都快把親王描述成拋棄妻女的渣男了,任哪個當父親的被女兒這樣詆毀,都不會高興,何況他還是目前整個英國最有權勢的男人。
種種疊加表明,威爾士親王需要發洩,因而做出直接購買賠率最高的號碼這種事,就可以從他以往行為模式推測出來。
只是沒想到他四場都買一樣的,大概也是1號過於弱小無助了。
蘇葉給凱麗夫人的提示,是全部買,賠率最高的號碼多買。
她原本也不指望賺錢,目的是給某些人一點震懾,讓他們知道,別看凱斯奈爾家族只剩下母女倆,依然有手段有資源,整起他們來也是輕而易舉。她們靠得不是威爾士親王,而是自己本身的實力。
想來那些敢擠兌凱麗夫人的人,深有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