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長子阿瑟·理查德·韋爾斯利是第一任威靈頓公爵,次子查爾斯·韋爾斯利一路做到了少將,曾擔任維多利亞的近衛軍。
而恰好,這兩人的年齡和諾森伯蘭小姐們差不多,正是結親的好人選。
“除此之外,還有丘吉爾家族,拉姆家族,迪斯雷利家族,索爾茲伯裡家族,”這些無一例外,都在後面幾十年近百年間,坐到首相位置的家族。
與其聯姻那些王室,最後成為被限制,只有名頭好聽的王室成員,不如和這些家族聯姻,能獲取的權勢更大。
當然了,表面看,當然是王室更榮耀,也能彰顯諾森伯蘭家族的地位。
可面子和裡子的問題,蘇葉建議選裡子。
如果凱麗夫人之後生出繼承人的話,這位繼承人長大,恰好是維多利亞時代,屆時進入政壇,如果有一個首相家族出身的姐夫,地位自然不用說。
凱麗夫人聞言,也陷入沉思,一方面,她從少女時代就嚮往能嫁給王子,她出生時,喬治國王在位,生下一大堆王子,讓她産生了少女幻想。
可惜這些王子都要娶別國公主,是不可能和本國貴族聯姻的,為此她只能放低目標,選了公爵的兒子,最後也因為債務問題錯過,不遺憾是不可能的。
現在她有機會把女兒和未來繼女嫁給她夢想中的王子,但女兒不願意,她也捨不得勉強,繼女也是女兒嘛,只要她好好教導,用心調教,相信在她們心裡,自己這個繼母不會比親母差。
也是因此,她才想提前接觸那兩個女孩,在她們沒産生對未來繼母的敵意前,就獲得她們的喜歡,甚至讓她們以為,這個繼母是自己選的,而不是父親找來的。
對如何算計兩個未成年小姑娘,凱麗夫人手到擒來。
可現在女兒告訴她,王室只是面上光,實際給諾森伯蘭家族帶不來利益。
是的,除非她的繼女成為王後,且是獲得國王青睞的王後,不然確實不能給家族帶來多少利益。
如果她沒生下諾森伯蘭公爵的繼承人,那有兩個成為王子妃的繼女,還是足夠榮耀的,夠她成為整個上流社會的標杆。
可有了繼承人,當然要為繼承人鋪路,而不是一些表面的榮耀。
凱麗夫人一時陷入兩難,甚至在心裡暗暗責怪諾森伯蘭公爵和伊莎貝拉這對夫妻,怎麼不多生出幾個女兒呢,這樣她就不用選擇,而是王室和權臣家族都嫁女兒進去。
“好吧,這確實是個需要仔細衡量的問題,”凱麗夫人道,“不過也不著急,她們出嫁還要幾年,如果我能在幾年內剩下佛雷爾的繼承人,就不用再糾結了。”
“我想你明白,女孩兒的戀愛目標,是可以引導的?強制命令可不好,”蘇葉雖然覺得算計姑娘們的婚事不好,但凱麗夫人也不是想把她們往火坑裡推,而是想讓她們攀高枝,然後反哺家族罷了。
說實話,這種婚姻在上流社會太常見了,凱麗夫人自己不就是如此。
只不過她還保有慈母心,不願勉強親生女兒罷了。
對於她打從心底的維護,蘇葉也樂於幫一幫她,讓那兩個姑娘心甘情願,甚至對凱麗夫人感恩戴德的嫁入被選中的家族。
怎麼說呢,這個時候的女性,從小就封閉,像諾森伯蘭家族兩位姑娘,哪裡見過什麼外男,能接觸的男性極其有限。
她們對未來丈夫的幻想,都是從周圍人聽來的,或者偷看一些愛情。
這樣單純的姑娘是很好引導的,讓她們知道哪些人是她們應該追求並嚮往的優質丈夫人選,等到遇上,不可避免産生好感。
凱麗夫人再出面,幫助她們完成嫁給‘心上人’的夢想,結果就很理想了。
凱麗夫人不就是如此,曼拉夫人把自己少女時期還沒來得及發芽的夢想,傾注在女兒身上,以至於她從小夢想嫁給王子,退而求其次是公爵之子。
而這個時代,所有女孩,都受母親和周圍人影響,不受影響的才是另類,結局未必有多好。
蘇葉是個例,有能力為自己的任何行為買單,這個時代的其他女人們可沒有。
因此凱麗夫人的行為,屬實算不上惡毒,甚至還是備受贊譽的好繼母行為。
幫助繼女嫁給有權勢的,富貴滔天的,又是她們喜歡,且與她們相配的青年才俊,如何不算慈母?
難道真讓她們追求所謂的自由愛情,嫁給一個窮小子?那才是害了她們!
“我明白,”凱麗夫人露出笑容,“那麼我想,我們是可以在五月前抵達英國的。”
“如您所願!”不過是把出遊計劃縮短罷了,完全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