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從空間裡拿出放大鏡,對著沙灘上的光點,果然看到貝殼,那些光點就是貝殼上的星空圖發出的。
把每個貝殼都看了一遍,她陡然意識到什麼,用放大鏡在天空中尋找,果然找到與之相對的圖案。
也就是說,貝殼上的星空圖,正對著天空中某個星空區域。
至於海岸邊那比星星還亮眼的光點,是一個又一個貝殼堆積在其中,才産生那樣震撼的效果。
蘇葉沉思,這貝殼上是不是有什麼能反射光線的材料,其實在白天也可以,只是太陽光太亮,完全遮掩了其效果。
可到了晚上,有月光照射,卻又不夠耀眼,導致這些反射光肉眼可見。
如果是,那這些貝殼應該是深海貝,只有深海生物才需要進化出自己産生光源,或者反射光源。
如此的話,那貝殼上岸一定有時效性,不可能一年四季待在海岸線,應該到了某個季節,需要進行某項活動了,才會成群結隊出現。
比如繁衍,深海危險是毋庸置疑的,那麼星空貝來到海岸邊繁衍,至少能減少百分之七十的危險性。
再比如特定時期的洋流,會帶來別處海域的食物,可能只有這個時間段才有,所以它們才會出現。
那色諾芬能看到這幅畫面,倒是運氣不差。
也對,如果不是運氣好的話,怎麼可能獨自在柯西群島探索那麼久都沒遇到危險。
這幅畫其實已經透露很多資訊了,包括從星空到洋流,到島上植物的分佈,可以發現很多線索。
仔細研究一下,蘇葉大致能鎖定星空貝島的座標,可不具體,那裡島嶼眾多,總不能一個個探索吧?
看一眼時間,蘇葉果斷利用系統,“幫我複制一副差不多的,只修改幾處小地方。”
——叮,請問修改哪裡?
蘇葉略一思索,“就把星空貝上的光點改了吧,隨意打亂,不要和夜空中的星圖相同。天空中星星的位置也修改一下,把那幾顆比較亮的,稍微換一換位置。”
她懷疑這些星空圖練連起來何以組成海域圖,當然了,只是懷疑,是不是真的,還需要好好研究。
就算色諾芬沒這個意思,只是隨手畫的,她也不吃虧。
“另外,把右下角那塊礁石旁邊赤血珊瑚改成普通紅珊瑚的樣式,”那珊瑚其實肉眼看是黑色的,畢竟夜色下,赤血會被看成是黑色。
加上這珊瑚叢明顯已經死去,被沖上了岸,紅到發黑也說的過去。
但蘇葉知道不是,色諾芬用了一種特殊顏料,肉眼可見的是黑色,可稀釋一百倍後,就會變成赤紅色。
這種顏料極其少見,也沒畫家特意會使用,要不是蘇葉在繪畫上浸淫幾輩子,還真不一定能看出這種黑色顏料的玄機。
所以色諾芬這是知道,這種珊瑚其實是赤紅色的,估計白天的顏色會不一樣。
現在畫的是黑夜,肉眼難以辨認紅色,於是他用上了這種特殊顏料。
對海洋珊瑚瞭解比較深的人會知道,這種珊瑚一般出現在水深110米到360米處,且數目稀少。
要是在柯西群島海底發現這種珊瑚,說不定就能定位星空貝島的位置。
她改成普通珊瑚樣式,也是誤導人的一種方式。
系統很快列印出一幅一模一樣的畫作,就連老舊程度,紙張的材質都相同。
除了蘇葉要求的那兩點,幾乎沒有不同的地方。
“——叮,扣除一千星幣。”
蘇葉完全不在意這點錢,滿意的看著那幅畫,折疊好重新放進相框裡,再用一樣的漆器材料在上面塗一層。
她不知道奴瓦蒂埃是如何做到讓漆器形成保護層,卻又不沾上畫紙的。
但她有自己的方法,很快就弄好了,再用火稍微烤一烤,很快就和原本一模一樣了。
把相框重新裝回去,再次呼叫系統,“給我製作一本相同的筆記本,前面內容一樣,只是修改幾點內容。”
秉持著九真一假的原則,她讓系統重新制作了一本放進箱子裡。
原本她自己有造假一本,只是沒想到這筆記本裡的內容這麼豐富。
蘇葉有七成把握這本是真的,怕之後維爾福得到後,會先拿去監獄給奴瓦蒂埃看,要是露餡就不好了。
維爾福有這個勢力,在父親處決前,去見他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