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看重利益,尤其是文藝複興過後,自然科學得到發展,打破了原有的思想禁錮,從而讓自由和利益佔據了思想主流。
在這種情況下,凡是能帶來利益的東西,都能受到大眾的吹捧。
即便沒有利益,包裝一下,讓其看起來有價值,也是可以的。
而這一套在華夏大地上就行不通,他們更看重的是思想文化的傳承,講究一個承繼祖制,青史留名。
而蘇葉要做的,恰恰是打破祖制,相當於撅他們的思想根基,不先偽裝一下怎麼行。
何況這些文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是官吏的主要來源,是去實施蘇葉計劃的人。
怎麼讓他們心甘情願去完成蘇葉的抱負,為她沖鋒陷陣,正是蘇葉最需要研究的課題之一。
而她已經跨出了第一步,成為‘同類’,剩下的就是去接觸更多文人,打出自己的名聲,讓他們對自己心服口服,進而奉為圭臬。
因此接下來的兩場考試,蘇葉毫不猶疑以真實實力碾壓所有人,奪得案首。
她不講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反而越秀越好,最好高到所有人仰望的程度。
在放榜後,照例是公佈答卷的環節,蘇葉的文章和詩再一次震驚了世人,寫得實在精彩,行雲流水,氣貫長虹,叫人拍案叫絕。
隨後蘇葉參加了許多場文會詩會,包括當地父母官主持的,或者姑蘇眾才子舉辦的,毫不猶豫以絕對實力,碾壓所有學子。
甚至有那已經考中了舉人的學子,在寫詩和作賦方面,都比不過她。
一時間,蘇葉在整個姑蘇揚名,而姑蘇又是江南文風最昌盛地之一,這裡出現的才子,總會被江南其他地方得知,進而揚名全大楚。
這才是蘇葉高調的原因,不然以她的性格,實不願意參加那些華而不實的文會,除了多認識一些人,多瞭解一些文人思想,收獲並不大。
但這個,其實只要參加一兩次,就差不多能看清了。
輕狂了一個月,她覺得夠了,當下告辭新結識的眾人,打算離開姑蘇。
其中一位和她相處不錯的學子周泰,也是這屆府試的第二名詢問道,“林兄是打算回揚州繼續苦讀嗎?”
蘇葉點頭,“不錯,等三年後,我會再來參加鄉試。”
“屆時,還請各位賜教。”
“不敢當,林兄之才,大家有目共睹,期待三年後林兄更近一步!”
“也祝各位學業有成!”蘇葉笑著和眾人道別,踏上了回揚州的船。
船停靠在碼頭,準備出發之時,聽到外面有人喊,“船家,可否載客?”
這是林家特意為她包的船,只有她和隨行的下人。
船主聽到聲音,原本想要拒絕,可探頭一看,發現竟是兩位和尚和一位落魄讀書人,不由頓了頓。
一般行路遇到和尚道士,都會予以方便,也是積善行德的一種。
船主來往載客這麼多年,從未拒絕過和尚道士的搭載請求,從本心上來說,他也不願意拒絕出家人。
可這是林家包下的,他可不敢得罪這樣尊貴的客人,不由為難。
蘇葉坐在窗邊看書,也聽到了詢問聲,讓小廝過去通知船主,行個方便也無妨。
船主聞言,非常高興,當即讓人放下擋板,接三位客人上船。
船上的艙房有不少,知道蘇葉並不介意,就安排在了她旁邊。
蘇葉聽到動靜,放下書,走到門口和三人打招呼。
“阿彌陀佛,感謝施主,”兩位和尚雙手合十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