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的,”兩位帝王也沒反對的理由,畢竟是拿來安撫民心用的。
果然一月後,皇上下達聖旨,命他全權處理,並表示售賣這些産業的錢,一半用於南安郡王出海的軍費,一半換成糧草,送到西北邊境。
並派來了處理糧草和押解的欽差,這人將會看著南安郡王處理,然後上折朝堂,相當於監督之職了。
南安郡王有點不高興,原以為能全部到手的錢,被割走一半,換誰心裡都不高興,還是宋師爺偷偷安撫了他。
“聽說海上有不少海盜都很富有,訓練水師自然需要練手的,”言下之意,這些已經被皇上知道的財物何必惦記,外面還有更好的。
南安郡王眼前一亮,對欽差頓時和顏悅色起來,做事也格外麻利,處理得那叫一個快。
欽差心裡疑惑,可再三查驗賬本,都沒發現問題,滴水不漏,一絲差錯都沒有,更別說貪汙之類的了。
他也暗暗派人詢問了那些購買田地和商鋪的人,是否存在陰陽合同等行為,得到的答案都是沒有,南安郡王竟真的沒撈一分,只能按下不提。
且南安郡王非常熱情,給欽差介紹了糧商會,表示他們賣糧非常公道,還能幫著運送呢。
要是西北那邊著急的話,可以先和糧商會簽訂合同,先把一批糧食運過去,事後再付錢不遲。
欽差半信半疑,抱著審視的態度去了,發現糧商會的甄管事果然好說話,當即表示可以降低價格,幫忙運送。
“你們的糧食不會是陳糧吧?”他怎麼都不相信會有這種好事。
“放心,絕對是今年的新糧,送到邊關後,儲存得當,將士們吃到明年年底絕對沒問題,”甄管事信誓旦旦,“可以貨到再付款,你們到時只管讓人查驗,但凡有假,我們糧商會分文不取!”
他得了陳景軒的示意,這是一個好機會,要是能借此承辦軍糧,絕對能讓糧商會發展壯大,且徹底在江南站穩腳跟。
聞言,欽差倒真動心了,跟著甄管事去了幾個不同地方的糧倉,檢視要運走的糧食,發現果然都是今年收上來的兩茬,沒有陳糧,沒有壞的,不由滿意。
他的重心都放在了糧食上,對南安郡王這邊就不再死盯著了。
南安郡王覺得舒服多了,當即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好,把錢一分為二,交接清楚。
欽差最後查驗,依然沒有問題,給京城的摺子竟全是稱贊,順便還說了自己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更多的糧食,西北邊軍一整年都不會缺糧食吃了,明年不用朝廷再撥款。
這可是大功一件,京城那邊當即下旨嘉獎南安郡王和欽差,並命南安郡王回西南,欽差押運糧食去北邊。
這樣一來,江南這場轟轟烈烈的鹽商案落下帷幕,中途雖起了一點波折,卻也安穩度過。
真正的戰場轉移到京城,先是近百位官員被下大牢抄家,砍頭流放一條龍。
這樣大規模的清洗,讓整個京城籠罩在一片陰霾中,在血色過後,緊接著是更加激烈的爭奪戰。
這百位官員,以及被他們牽連的親友,空出一百五十多個崗位。
太上皇和新帝剛開始默契的收下那些錢,統一戰線堅決處理涉案官員。
可到了此時,他們又開始明爭暗鬥起來,今天你命自己心腹上位,明天我就調心腹去到另外一個位置上。
兩人雖然都有自己的心思,但也知道朝廷損失了這麼多官員,雖然不至於政事停擺,但也要忙碌一陣,得盡快決定新官人選。
於是在互相爭奪又互相妥協之下,他們用自己人瓜分了比較重要的十幾個崗位,剩下的就提拔部門內能幹的官員,或由各部門的長官提供名單,吏部審核,兩位帝王最後透過。
等到這些都處理好,朝廷開始檢拔那些考取功名後,等待候補的官員。
這一次,只要託個關系,稍微走動一下,就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官職。
於是在一大批人哭嚎過後,是另一批人的歡天喜地。
人類悲喜並不相同,這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就比如榮國府,京城這一系列的變故,都沒影響到太上皇心腹榮國公,且在事情過後,他還為自己的長子和次子謀到了兩個不錯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