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在名著世界當貔貅[綜] > 第417章 紅樓潛龍在淵31 隨後的……

第417章 紅樓潛龍在淵31 隨後的…… (第3/5頁)

於是高家免於被流放,但一家人成了白丁,家産也都抄沒了,只留下祭田被歸還。

之後那位高家先祖因傷病去世,高家徹底沉寂,直到前朝滅亡。

林家是跟著□□打天下的,為□□出謀劃策,高家並沒有,他們隱在鄉下耕讀傳家,直到六十多年前才出仕。

但高家的家教顯然非常人,這一代的高家兄弟三人,各個聰慧考上了進士,明明一家三進士,榮耀至極。

偏他們低調,三人相差十幾年上榜,且名次都靠後,在二甲十幾名到一百名以內。

且每個上榜的人,年紀都在三十左右。

這樣的高家人,在眾多年輕進士面前,一點也不起眼。

進入朝堂後,他們也是穩紮穩打,高家大老爺高古棟現今五十有六,當官三十年,不過從三品。

二老爺高古梁比大老爺小兩歲,但因為出仕晚,僅僅當了二十年官,是從四品。

高家三老爺高谷才比兩位兄長小六七歲,出仕時正好而立,當了十八年官,是正六品鹽運使。

且這個位置他坐了十二年,差不多就在他治下,自貢鹽稅逐漸增加。

高家這樣低調的家族,要不是因為太子妃出自高家大房,新帝還真記不起來。

既然高家三爺就是自貢的鹽運使,先太子不可能不知道四川那邊鹽稅情況。

所以他是一早就察覺了江南鹽稅不對勁,才會派人去金陵監視調查甄家吧?

至於為什麼之前沒有揭穿此事,其實也很簡單,剛開始甄家確實是為了太上皇背鍋,貪墨下的銀兩都填入南巡這個大窟窿中。

可漸漸的,甄家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不僅從織造上貪銀子,還在鹽稅上做小動作!

估計太子還覺得,這些都是太上皇的錯,為了幫好父皇隱瞞,才遲遲不揭發出來。

新帝眼中閃過一抹寒芒,“看來整個江南的鹽官和吏部那群人都該整頓了。”

馬明奎低下頭,不發一語,其實心裡不看好新帝能做到,別為其他人做了嫁衣裳。

但這話他當然不敢說,兩代帝王的事,他還是有多遠避多遠,要不是沒辦法,以前承了四皇子的情,他也不敢把這麼大的事揭露出來,不是打太上皇的臉嘛!

一代帝王的臉,是那麼好打的嗎?

太上皇致力於做明君和仁君,為此對老臣各種優待,只為了宣傳他的好名聲。

要是被外人知道,太上皇曾為了遊玩,就耗盡國庫下江南,後來大臣阻止,他就讓甄家明面上出錢,其實打的是江寧織造,杭州織造和鹽稅的主意,面子裡子都要丟光了。

帝王的遮羞布是不能扯的,這會影響皇家的威嚴,還會讓百姓對帝王産生怨氣,影響統治。

真以為吏部那些官員是吃幹飯的,整理好的賬本都不好好翻閱一下?

不過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其中有貓膩,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反正大面上過得去,鹽稅的一千一百萬兩不會少,吏部就不會擔責,因此所有人保持緘默。

馬明奎都能想到,要是事情揭露,他的下場是何等恐怖,估計滅九族都有可能。

之所以還這麼盡心盡力幫新帝,是因為新帝承諾了,他只管蒐集證據,揭露的事交給別人。

至於交給誰,新帝已經想到了,南安郡王金坤禮!

南安郡王是太上皇的人,或許說,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的老臣,但之前因為偏愛太子,讓他們都靠向了太子。

除榮國公和北靜王是太上皇心腹,其餘人多多少少被太上皇忌憚。

尤其是南安郡王,歷代駐守在南邊,防守茜香國。

最新小說: 天才帝師他不解風情 夫憑子貴 失憶的一家之主 嬌氣包被迫加入修羅場[快穿] 小蛇快跑 師尊你就從了我吧 慌張 撞神不撞鬼 救贖清冷女主後跑路了 替身受懷孕後[穿書] 柯學養魚後上司求我啵他 楚天以南 清冷權臣被迫榻上歡 漂亮老婆竟是1 演技派打臉系統 煖色入畫 愛你的第六個冬 玄門的那個窮鬼 相親物件是老師怎麼辦 社畜穿成韓漫的炮灰霸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