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在名著世界當貔貅[綜] > 第416章 紅樓潛龍在淵30 “至於……

第416章 紅樓潛龍在淵30 “至於…… (第5/5頁)

推薦閱讀:

不過陳家收留了自家親外甥,卻把太子妃嫡女送到旁支撫養,可那旁支想必也不上心,不然也不至於被奴僕抱走。

陳景軒倒是對先太子忠心耿耿,聽說後立刻調了太子的人手去查。

他輕哼,早晚要收拾他!

知道了前因後果,新帝也就理解為什麼沒有李家的了,因為這群人只在金陵盯著甄家,壓根沒去杭州。

想想也對,甄家才是六皇子的外家,李家到底隔了一層,不像甄家那麼親近。

甄家倒了,他們也不會上趕著對六皇子死心塌地。

看來先太子也沒表現的那樣風光霽月嘛,還不是嫉妒甄貴妃得寵,生怕老六擋了他的路。

新帝心中嗤笑,繼續翻閱那些證據,看到某一頁時,驀地瞪大眼,厲聲吩咐,“陳留,去把歷年江南鹽稅的賬本都搬來!不,你悄悄地,聯系吏部主事馬明奎,讓他悄悄檢視鹽稅賬本,小心點,不要讓人發現!”

陳留立刻躬身下去,到吏部悄悄去找馬明奎了。

而新帝看著後面一系列的賬本資料,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憤恨,整個面部都扭曲變形,顯得極為怪異。

這不能怪他,實在上面的內容太過驚人!

甄家,好一個甄家!

貪汙江寧織造的錢還不夠,竟然打起了私鹽的主意,這是真把自己當成江南的王了!

鹽鐵一向是國之重器,受朝廷管轄,任何人不得插手染指。

大楚實行官督商銷制,遣派巡鹽禦史總理一區鹽政,下設鹽運使司、分司、鹽課司等職位監督管理。

由平民百姓制鹽,商人收鹽,運鹽,銷售。

起初商人買鹽交稅,且稅率較高,於是很多商人就偷買私鹽。

而製作鹽的百姓則會偷偷挖鹽井,把多餘的私鹽高價賣給商人,雙方達成交易,不報與官府,於是鹽稅逐漸下降,相比立國初年,少了近三分之二。

後來一位巡鹽禦史,提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鹽引。

鹽引是作為朝廷發給鹽商運銷的許可證,在前朝曾實施過,後來被廢除了。

鹽本來就是珍貴且不可或缺的商品,而鹽引與鹽掛鈎,漸漸發展成為交易的貨幣,是比金銀更貴重,也更便於攜帶的交易物。

到了後來,鹽引一度成為商人之間大型交易的憑證。

前朝末年,朝廷缺錢,就想透過多印鹽引的方式積累財富,剛開始還只是多出一倍兩倍,發展到後面,變成十幾倍的數量。

但每年産鹽是有限的,拿到大額數目的鹽引,卻買不到那麼多鹽,鹽引的法子一下子就崩潰了。

鹽商買不到鹽,鹽引成為廢紙,無數百姓吃不上鹽,差點民不聊生。

後來就直接廢除了鹽引,鹽商還是憑真金白銀買鹽。

本朝開國後,沿用的前朝規定,但隨著時間發展,弊端越來越大,於是又開始沿用鹽引的法子。

借鑒前朝的教訓,朝廷對鹽引的發放非常謹慎,每年固定在一個數量區間,且都是根據上一年的鹽産量稍微修改,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動。

這樣一來,官鹽的産量上不去,鹽稅也不會增加,每年是固定的額度。

結果資料上顯示,鹽稅在一年年下降,雖然每年下降數量都不多,但相較十幾年前,已經少了近十分之一!

別看只有十分之一,差不多是一百萬兩白銀了。

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鹽稅出了問題,官商勾結,想必民間私鹽已經泛濫了吧?

最新小說: 我沒有對你念念不忘 屬你最撩人[娛樂圈] 騷年,拔刀吧! 王者拜仁 審神者就任手劄[綜] 給龍算命的日子 亦是鐘,亦是鼓 三國我當皇帝 大宋將門 一世富貴 教主!先生今天又曠課了[綜武俠] 桃花風華錄 神醫有毒 秀才遇到兵 暗夜行涯 貓的薛定諤[星際] 無一章法 紅牆黃瓦白玉蘭 亦殺亦踵 紅色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