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紅樓潛龍在淵24 “這法……
“這法子不錯,他們倒是深諳人心啊!”林如海輕嘆。
“無奸不商!”陳景軒輕嗤,他們還是太低估這些人的底線了,原以為是囤積居奇,結果卻想要製造恐慌。
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在姑蘇剛剛經歷地動,百姓正是恐慌的時候,即便家裡囤了一些糧食,受到周圍人的影響,也會忍不住想要多囤了一點。
而從眾心理促使他們會跟著別人的腳步走,同時也會要求別人和自己一起購買,不然買那麼貴的高價糧,心裡也會不得勁的。
可要是周圍親朋好友都買了,自己不買才顯得傻,就會不由自主擔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進而面對其他人的埋怨指責,認為他要錢不要命。
“很高明的手段,不知道江知府是否有了應對的方法,”林如海微微皺眉,被他們這麼搞下去,全程百姓手裡的積蓄都要被收割了,更甚者有人為了買糧食,賣兒賣女都有可能。
如果遇到無法挽救的天災也就罷了,可明明地動並沒有給姑蘇帶來更大的損失。
“慾望才是最可怕的,”陳景軒沉默一瞬,語氣冷硬道。
馬車裡陷入安靜,氣氛凝重,外面趕馬的車夫縮著脖子,不敢再亂講話了。
想到自己剛剛還贊他們有良心呢,呸,一群吃人不吐骨口的黑心商人!
馬車穿過城門,向城內走去,車簾被掀開,一路上都能看到跑來跑去的百姓。
他們忙著來回奔跑,手裡拿著布袋子,卻沒幾個人是真的裝了糧食的,全都空空如也。
可即便如此,所有人還是意識不到,他們不可能得到糧食,跟著其他人呼啦啦往前跑。
經過一波又一波人群,馬車走走停停,用了比平時多半個時辰才到達知府衙門。
此時的衙門裡顯得格外冷清,因為姑蘇城內人群聚集,所有衙役都出去了,避免出現危險。
地動雖然沒造成多少傷亡,就連牲畜都保住了,但一些不那麼牢固的房子也倒塌了,需要清理重建,因此某些地方顯得有點亂。
但百姓們都上頭了,跑來跑去,絲毫不在乎地上的障礙物。
尤其中間門還有老人和孩子,有的自己跑,有的被拖著跑,非常危險,很容易造成踩踏事故。
有衙役負責維持秩序,好歹能避免一些人為造成的悲劇。
兩人下了馬車,車夫先去敲門,稟明來意,立刻有人開啟門迎他們進去。
剛走到江知府書房,就聽到‘咔嚓’一聲,是瓷器摔碎的聲音。
兩人對視一眼,暫停住腳步,等候片刻。
一會兒之後,書房門開啟,江知府面色平靜的迎出來,“見過陳大人,如海兄,你來了。”
“江兄,你沒事吧?”透過門,能看到裡面一片狼藉,顯然江右良發了好大的火。
江知府看了陳景軒一眼,抿了抿嘴,“陳大人此來,是為了巡查嗎?”
“聽說姑蘇地動,我來看看情況,”陳景軒道,說話的同時看了林如海一眼,“原本是來拜訪如海兄的,恰巧聽說了此事,就順便看看。”
言下之意,他不是來抓江知府小辮子的,也沒打算以他管理不當,而記錄在案。
這時候記錄官員考核好壞,得看上官的心情,同一件事用不同的寫法去記錄,就會産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地動這件事,如果上官不喜歡江知府,就可以記錄:為官期間門碌碌無為,以至於發生地動等天罰,致使百姓遭殃,請求革職。
可要是上官喜歡的話,完全可以換個方向去記錄:為官仁德,兢兢業業,地動前機敏預警,地動後反應迅速,穩定局面,化天災於無形,實是不可多得的好官,當與嘉獎。
這兩種記錄的方法都有其道理,第一種是以天罰來判定當地官員的失誤。
這在古代很常見,就連皇帝都在天災爆發時,下過罪己詔,承認是自己的錯誤觸怒了上天,以至惹來天罰。
因此這麼記錄一位官員,看起來非常公正,誰讓你的地盤出現天災呢,不是你的錯,是誰的錯?
反正不能是皇帝的,你最好是承擔起所有的罪過,不要讓皇帝記恨你。
而第二種是更務實的記法,天災常有,華夏大地這麼大,每年總會有一些地方受災,區別只在於大小罷了。
災難後能迅速穩定局面,把災害後遺症降到最低,自然是當地父母官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