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提點他,“新帝需要武將。”
四皇子登基了,偏日子更不好過了,被老皇帝管得死死的。
更麻煩的是,他不能像以前一樣,想出宮就出宮,現在幾乎相當於被軟禁在皇宮。
那可是太上皇地盤,經營幾十年,裡面的一草一木都會說話了,都是監視新帝的眼睛。
因此他的一舉一動,都被老皇帝看在眼裡。
在這種情況下,他不敢也不能拉攏四王八公,再有,這些人原本都是太子的擁躉。
早期皇帝對先太子寵愛有加,為了給他加碼,把四王八公都拉上了先太子的船。
現在船翻了,除繕國公府,其他人受到的影響不大,但身上先太子的烙印太深,新帝敢用他們嗎?
別轉身就被人給賣了,廢帝這種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陰暗一點的想法,如果新帝沒了,義忠郡王也是可以登基的,對四王八公而言,幼帝反而更好。
因此他不敢接觸和四王八公有關系的武將,在深宮又無法接觸到三品以下的低階武將,想拉攏都找不到人。
“新帝擅隱忍,”蘇葉道,“這些人現在湊上去,新帝肯定不會懷疑,把他們當成心腹培養,且他也能忍得住,會等著這群人一步步爬上高位的。”
有她在,老皇帝的身體會一直不好不壞的養著。
為了自己的安全,老皇帝肯定會牢牢抓住手裡的權柄,更加不允許新帝動他的老人,只有那些老人才是他掌權的資本。
因此除了培養‘自己人’,除了忍耐等候時機,新帝也沒別的方法可想了。
陳景軒想想,果真是這麼回事。
至於那些人要怎麼接觸到新帝,其實也不是沒辦法。
新帝雖然在深宮,但她的母親還有孃家,他還有妻子,等到了明年,還會有選秀,為新帝選新的嬪妃,這些都是渠道。
另外新帝在之前也拉攏了一些朝臣,有他們的舉薦,新帝肯定不會懷疑。
“您放心,我會安排好!”陳景軒鄭重點頭,有了方向,剩下的就容易了。
蘇葉想了想,“先留下一半,按照訓練水師的方式訓練起來。”
“水師?”陳景軒一愣,隨即想到一個可能,“您是想開海禁嗎?可海邊倭寇橫行,朝中不會願意的。”
“新帝會願意的,他需要掌握一支只屬於自己的軍隊,這軍隊得有戰功,貿然挑起西北和南疆的戰事,太上皇不會饒他,海邊就不一樣了,那些倭寇也只敢搶劫平民百姓,遇到正規軍隊只有望風而逃的份。”
到時要是新帝想不起靠圍剿海盜來提升名望,自會有人提醒他。
“海上剿匪沒有想象中的難,但也不容易!”陳景軒畢竟是齊國公府出身,小時候跟著祖父耳濡目染,對于軍中的事瞭解一清二楚。
“無非是錢財,”蘇葉知道困難在何處,“我也並不打算在短期內開戰,至少等幾年後,到時他們已經訓練好了,懂得水上作戰,晉升速度會很快。至於銀錢的問題,到時你就知道了。”
幾年後,朝廷一定能賺到一筆富足銀錢的,她保證!與其放在國庫,被太上皇或新帝拿來修建行宮或者陵墓,還不如用來訓練水師呢。
陳景軒見她胸有成竹,想了想最終沒說什麼,把話題轉回來,“我知道了,會留下一半人。至於左師傅那邊,不需要玉佩,就可以請他出山。”
“好,”一張地圖出現在陳景軒面前,“這是東海一座小島,離岸邊不遠,上面有一些百姓,但想來人數不多,肯定剩下大片未開墾的土地。那裡地勢比較平坦,適合拿來建學院。到時候把當地百姓都僱用來做活,他們的子女一併收入學院,衣食住行都由你們安排送過去,在學成之前,就不要讓人回來了。至於學生……”
“我會讓人收攏乞丐,從官衙購買一批,剩下的從各個慈善堂領養,”陳景軒瞬間想好了學生的來源。
蘇葉點點頭,這群人無家無業的,沒有負累,關在一起統一思想,等到成年,就不會輕易動搖了,“剩下就是銀錢的問題。”
“齊國公府還有積蓄,”陳景軒立刻道。
蘇葉搖頭,“不用,也不夠。這是長達十幾二十多年的長遠投入,僅憑齊國公府的財力支撐不起來。”
“那?”陳景軒思考該怎麼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
一份資料出現,他雙手接住,翻了幾頁,震驚的睜大眼,竟然是曬鹽之法!
這真的可行?
蘇葉點點頭,“按照上面方法操作,一定可行。”
鹽鐵茶可都是朝廷重要收入來源,目前的蒸煮法效益還可以,至少能供應全國百姓吃鹽需求,但那也貴得嚇人。
普通百姓至少要拿出每年四分之一的收入,用來購買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