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挑了手腳靈便的,發了從衙門裡領的對牌,“拿著這個去,把其中一塊交給裡正或村長,等事情結束,就憑借另一塊牌子找我家管家領銀錢。你們可不要想著耍花招,領錢之前,我們會從各個裡正村長手裡領回牌子,要是他們手裡沒有,就相當於你們事沒辦好。”
眾人聞言,紛紛放下僥幸心理,上前領了對牌,聽清楚要去的村子,就匆匆離開了。
等到這邊安排好,江知府才匆匆回來,得知已經有人通知百姓了,當即帶著人在城內空地上,或城外空曠的地方搭建雨棚子。
沒辦法做到一家一個,就做一個大大的,男人女人分開,另外還有牲畜待的,以及專門用來做飯的。
起先百姓還覺得小題大做,懷疑是不是真的,他們從未聽說地龍翻身還能預警的。
但江知府直接下了詔令,他們不照辦就要罰款,且按照人頭收。
百姓們都嚇了一跳,還以為這是巧立名目想要多收稅呢。
當下也不遲疑,抱著自家小孩,帶上家中貴重物品,以及一些糧食柴火,就往城外跑。
生怕慢一步,被官差們找到藉口,然後向他們收稅。
拿捏了他們的心理,事情辦得就很快了,不過一個下午加半晚上,姑蘇城空了大半。
那些沒離開城裡的,也都紛紛找了空曠的地方待著,等待著不知道會不會降臨的地龍翻身。
見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林如海擔心家裡妻兒,和江知府告辭。
江知府感謝他的提醒,“等事情結束,我找林兄喝……茶。”
“好,”天已經黑了,林如海沒有再騎馬,而是坐上了江知府特意命人安排好的馬車。
他回到園子裡,眾人早已歇下,只賈敏一邊擔憂一邊等待,誰勸也不聽。
見到林如海回來,立刻快走幾步上前迎接,“可還好?”
“都安排好了,”林如海拍拍她的手,讓下人準備熱水,打算梳洗一二,大熱天在外面跑了一下午,全身都是汗味。
洗漱完,看了看熟睡的兒子,聽賈敏講了家中安排,見一切都好,也就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天不亮,蘇葉睜開眼,煩躁感越來越重,且心慌感加劇。
她知道這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達到心智通後,對天地變化的自然感應。
起身讓青鸞兩人幫自己收拾好,沒去打擾林如海和賈敏理事,就靜靜等著。
一天過去,無事發生。
夜晚,懷著越來越強烈的預感,她有點睡不著,只能閉目養神。
另一邊的帳篷裡,林如海夫妻也睡不著,賈敏在黑暗中睜開眼,輕聲喚道,“老爺?”
林如海伸出手,拍拍她的後背,“莫擔憂。”
賈敏搖搖頭,發覺黑暗中丈夫看不到,忙開口道,“我倒是不擔心,已經安排好了,只是我怕地動遲遲不來,外面會有人說您小題大做。”
“無妨,防範於未來,要是沒出事,反倒是好事,百姓生計艱難,地動來了,即便人員沒傷亡,也會損失財物,讓他們的日子雪上加霜。”林如海反倒希望地動是假的,即便他背上一些不好的名聲,也好過百姓因此受災。
“就怕有心人聯絡到新皇登基上去,”賈敏頓了頓,最終還是把這幾日藏在心裡的話說出口,“造成動蕩不安。”
林如海默了默,“朝廷不會如此不濟。”
華夏地大物博,災情每隔幾年都要發生一次,不是這裡,就是那裡。
朝中已經有了成熟的應對措施,幾乎不用思考,按照以往的方法施行就可以了。
更何況這次還是提前預警的,造成的傷亡不會太大,不至於處理不好。
怕就怕有人從中作梗,把災難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
他在心裡嘆氣,太上皇精明能幹,想來不會如此……吧?
他對四皇子不熟悉,但對剛退位的太上皇是瞭解的,在翰林院的三年,經常作為翰林侍讀在禦前行走,對於這位權利慾旺盛的陛下有自己的瞭解。
知道他雖然看重權勢,但絕不會為此損害大楚江山,對百姓也是愛護有加的,即便現在退位成了太上皇,想來也不會為了和新帝爭權奪利,而不管災區百姓死活。
想是這麼想,可林如海再也睡不著了,只能安慰自己。
賈敏得不到他的回應,還以為睡著了,默默閉上眼強逼自己休息。
夜越來越深,淩晨三點的時候,蘇葉突然睜開眼睛,摸了摸自己陡然加快的心跳,立刻出聲喊人,“青鸞,青鳶,去通知其他人,地動要來了!”
兩人被叫醒,迷迷糊糊接收到訊息,頓時嚇得整個人都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