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江南的文人幾乎是一騎絕塵,每屆科舉,考中的人數都能佔到三分之一。
另外,江南的慈善堂也是規模最大的,像姑蘇這一家,就收攏了孤寡老人兩百餘人,孤兒七百多人。
整個姑蘇城,幾乎看不到小乞兒的存在,只因為八歲以下的,都被送進了慈善堂。
這麼多人,想要運營下去,花銷可想而知,光靠姑蘇府衙,是萬萬支撐不起的。
最大的資金來源,還得依靠本地鄉紳富戶。
像林家這樣的大家族,每年都會向慈善堂捐贈五百兩紋銀,家族有錢就多捐一點,沒錢就少捐一點,但年年都要,不曾斷絕。
這不僅是攬名聲,更是本地一種風氣,為融入這個環境,自然要和當地大族學習。
江南不僅文風鼎盛,商貿也異常繁榮,姑蘇城內大小富商不少,為了能做好生意,在當地不受排擠,也會爭著搶著給慈善堂捐款。
商人越多,捐的越多,越賺錢,也就捐越多,漸漸成為了一種宣傳資本。
如果百姓知道哪個商人向慈善堂捐了很多錢,自然更加青睞他家店鋪的商品。
這相當於一種資格認證了。
所以江右良這個父母官,才不可以帶頭另外籌備一家相似屬性的慈善機構。
但讓這麼多孩子進入慈善堂,又沒辦法做到,不僅是錢的問題,屋子就這麼多,幾乎已經住滿。
擴建是不可能的,這事瞞不了人,一旦擴建了,某些喜歡耍小聰明的平頭百姓,聞到了風聲,就會率先把自家孩子扔到慈善堂門口。
因為擴建了就意味著有多餘地方居住,他們的孩子住進去不會吃苦。
等到長大了,可以幹活了,再接回去,不就沒成本養娃嗎?
一個兩個就算了,關鍵會帶動一片人這麼幹,誰都想佔便宜,看見別人這樣做成功了,那其他人也不會幹看著。
因此,慈善堂裡再擠,都快沒下腳的地方了,官府也沒考慮擴建的事,非是不願,而是一旦做了,後患無窮。
林如海當然知道這一點,“江兄放心,我這邊不會對外宣傳,只悄悄養著那些孩子就罷了。”
兩人商量了一下章程,決定就在這個園子不遠處的山腳下,建一個簡單的院子,建成書院的模式,弄好了,請一兩個先生過來,教導他們認識幾個字,然後教授一門手藝。
具體教什麼,可以後面再議。
江右良離開了,林如海想了想,來找蘇葉,把陳景軒的事說了,“我思量著,他應該是來找您的,可要我通知他?”
“我,兒子,對外?”蘇葉為控制著聲音不走樣,只能兩個字兩個字往外蹦。
“是,我已經對外宣傳了新身份,”林如海也無奈,如果早一點……
“他,身份,敏感,”蘇葉看清了他的想法,陳景軒的身份非常敏感,要是他身邊莫名其妙出現一個女嬰,肯定會讓人好奇探尋。
林如海想了想,確實,要不是如此,他也不會等到賈敏生産,然後對外宣稱是雙胎。
要知道他都計劃好了,前期就說次子體弱,見不得風,只抱一個剛出生的孩子出去,不然兩個孩子一看就不一般大,很容易引起懷疑。
等到三四年後,相差一歲的娃娃就不明顯了,畢竟一個體弱不是嗎?
“對了,那個人販子是怎麼回事?”林如海想不通這人怎麼消失的,難道沒被抓起來嗎?
蘇葉看向淩雲子,他眨了眨眼,又眨了眨眼,然後好似終於想起,恍然大悟,“我忘了山頂上還有一人!”
好家夥,這都多久過去了,他竟然完全沒想起來。
獲得兩枚責怪的眼神,淩雲子很委屈,“反正他快死了嘛,死在監獄裡還要人埋,不如就留在山上省事。”
這倒也是,就那人木炭樣,也確實活不長。
“向舅舅,透露,交給你,”既然如此,那怎麼向陳景軒技巧的透露她的存在,就交給老道士了,誰讓他的神操作,直接把柺子變消失了呢。
“這個容易,您且等好了吧,”淩雲子信誓旦旦,然蘇葉和林如海對視一眼,都有了不好的預感。
是不是……不應該交給這個不靠譜的啊,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