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嬤嬤把食盒第一層和第二層的東西展示出來,第三層卻沒動,其他太醫也沒不識趣的去探究。
張太醫和陳嬤嬤對視一眼,低頭行禮,“謝陳主子賞。”
兩人你來我往,表演了好一會兒,陳嬤嬤才告辭離開。
張太醫招呼了一聲,就去了宮門口,和侍衛們說了一聲,把食盒遞給外面等候的小廝,給出幾個銅板,讓送家去。
這倒不是張太醫家裡的,而是一直有一群十一二歲的小孩守在這裡,如果裡面的侍衛,太醫,或者太監宮女需要什麼東西,可以吩咐他們去辦。
這樣就不需要找上面要出宮的腰牌,方便多了。
當然,進出的東西都是經過嚴格檢查的,張太醫手裡的食盒也不例外,被一層層開啟,確定只有糕點,才放行的。
這算是陳婉瑩布得一層障眼法,如果東宮真的出事,上面追究下來,一定最先查到張太醫,然後陳家就有時間,把女兒送走了。
與此同時,嫣紅已經鑿開了冰面,看了懷裡的小主子一眼,深吸口氣,跳下了寒冷的河水。
在陳嬤嬤離開後,嫣紅就把蘇葉綁在懷裡,然後再穿上冬天的棉衣。
棉衣本就臃腫,懷裡多一個嬰孩,只要不哭不鬧,完全看不出來,即便被人撞見,也不會覺察。
她順利來到出水道,之前就是從這裡孩子運進來,這次不行,外面沒有接應,她只能親自下水。
好在宮裡用熱水頻繁,時時往水裡倒,導致河水溫度一直比較高,即便結冰,也是薄薄一層。
嫣紅很快就用石頭鑿出一個大洞,隻身跳下去。
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嫣紅立刻面無血色,可只能咬咬牙硬撐。
蘇葉從空間拿出一張恆溫符,無聲無息貼在她身上,順手也給自己貼了一張。
站了一會兒,感覺身體適應了,沒有那麼冷了,嫣紅咬咬牙,沉入到河水裡,快速的往前遊。
宮牆雖然厚,但也有限,她很快就看到了張太醫描述的,下面的鐵柵欄,上了鎖,很大一把。
此時想辦法開啟鐵柵欄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從柵欄底部和河底之間的縫隙透過。為了攔住肖小,又能讓宮裡排出的汙物流出去,鐵柵欄是焊在頂部的,下面非常鋒利,一不小心就會被刮出一道鮮血淋淋的口子。
好在嫣紅體型偏瘦,側著身竟然擠過去了,她小心護著蘇葉,沒有讓她受傷,自己的背上卻被刮出長長一道傷口。
蘇葉視線受阻,水下呼吸困難,沒有聞到血腥味,只是透過她不自然的反應,猜測她受傷了,又從懷裡拿出一張符,能暫時保她狀態不變,不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死。
很快,她們就離開了皇宮,嫣紅開始鑿冰面,經過剛剛一番掙紮,她幾乎沒了力氣,在水下也憋得難受,要不是有蘇葉,早就受不了暈過去了。
蘇葉在心裡嘆息,給她貼了一張放大力氣的符,這麼短短時間,她已經用了好幾張了。
沒有靈力就是不方便,丹藥也不方便,也不知道現有的符籙能用到什麼時候。
有了符籙加成,嫣紅很快就鑿開了,爬出了冰面。
然後解開領口,把蘇葉倒過來,推著她的背,讓她吐出口腔裡的水。
蘇葉配合,吐出一大口水,小聲抽泣幾聲。
嫣紅鬆了口氣,把她重新塞回去,然後抱著她往遠離宮牆的地方跑。
她凍得瑟瑟發抖,但身體機能並沒有因此下滑,嫣紅只覺得自己充滿了力氣。
在路過一家布料店鋪時,看到門沒有關嚴實,裡面掌櫃正背對著門口盤賬。
她眼前一亮,悄悄溜進去,拿了人家做好的樣板成衣,躲在櫃臺下面悄悄換上了,留下頭上的金釵,再悄悄離開。
穿上幹衣服,兩人都不自覺鬆了口氣,總算不用再擔心凍死了。
總算不用再浪費符籙了!
嫣紅自小被陳婉瑩救了,因此幾乎是在內城長大,對這一代都非常熟悉。
即便是晚上,她也依然能找到正確的路,一路摸索到了齊國公府。
她給守門的小廝一張銀票,讓他悄悄稟告老爺,不要驚動其他人。
這個小廝是老爺曾經的貼身小廝陳福的小兒子,後來陳福當了莊子上的管事,幾個兒子也安排了重要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