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皇帝沒有和稀泥,大怒之後,就把所有屬官都下了獄,一一徹查。
這其中,還真有不少為非作歹的,一查一個準,罪證確鑿。
但也有一些,是忠臣直臣,什麼都沒做,就被潑了一盆汙水。
陳景軒作為其中之一,被嚴刑拷打,但他死不承認,好在齊國公府還有點人脈,上書皇帝監獄裡在屈打成招,此舉不可開先例。
皇帝聽說後,立刻命三司會審,把那些真正違法犯罪,貪汙稅收,欺男霸女,賣官鬻爵的點出來,其餘人就放回去。
可有罪的,就超過了一半,這還是太子節制的結果,但太子畢竟不是皇帝,不能想任免誰就任免誰,甚至連看不慣的人罷官都做不到。
一切的權利都掌握在皇帝手裡,他不允許太子這樣做,他們就能繼續頂著東宮的名義四處斂財。
最後這些罪名全部落到東宮太子身上,大臣們紛紛上書要求皇帝嚴懲太子。
在他們看來,如果不是太子縱容,這些官員也不可能這麼囂張,太子身為儲君,竟然縱容身邊屬官犯錯,反而對他們這些為朝廷鞠躬盡瘁,盡心竭力的官員挑刺,可見不公,不是合格的太子。
他們私下裡想要換儲君,認為在這樣沒有公心的太子手下做事,無異於面對昏君。
他們言辭犀利,言語如刀,幾乎把太子形容成了亡國昏庸無能之輩。
皇帝也不解釋,只道太子只是被帶壞了,還可以教導。
為此他罷免了太子三位老師,抄家流放,而陳景軒一幹太子伴讀,更是沒逃過責罰,直接免去官職,流放三千裡。
唯一的例外是榮國公之子賈赦,被皇帝赦免。
太子妃的孃家也遭到訓斥,可因為太師是老臣,輔佐過先帝,在當今登基的時候,盡心盡力,未免被說苛待老臣,皇帝只訓斥了太子妃的父親。
唯一沒有遭到牽連的,就是繕國公府,半年前,邊關發生戰事,石重率兵鎮守,到現在還沒有停歇,因此石家只會受到優容,免於這一場血腥政鬥。
而石清雪心狠手辣,想要趁著這功夫除掉陳婉瑩。
只要陳婉瑩一日還活著,她就擔心寵愛被搶走,反正已經有了長子,太子妃沒嫡子,長子就是首位繼承人,肚子裡這個出事了也沒關系。
但陳婉瑩養好後,接到宮外訊息,知道正是朝堂波雲詭譎的時候,無論太子,還是陳家,都處於風雲飄搖之際,此時不宜惹出動靜。
因此她並沒有向石清雪複仇,反而處處退避三舍,讓石清雪抓不住機會。
這次幹脆親自動手,趁其他人視線盲區,拉著陳婉瑩一起跌倒在地,還讓陳婉瑩壓在她身上,頓時血流如注。
不管是不是她故意的,陳婉瑩壓在石清雪身上是事實,石清雪差點流産也是事實,而皇帝要安撫在外打仗的石重更是事實。
於是太子直接不聽陳婉瑩的解釋,下令把她關到東宮後面的下人房,不允許人伺候,每日只能吃最低等宮人的飯食。
之後石清雪在太醫的全力救治下,保住了孩子。
宮裡為了安撫石家,下旨廢了陳婉瑩的側妃之位,還下旨申斥陳家不會教孩子,奪了陳濤身上的爵位。
陳婉瑩進宮的時候,帶了一個陪嫁嬤嬤陳嬤嬤和陪嫁丫鬟嫣紅,兩人忠心耿耿,不讓進去就在外面候著,寸步不離。
為了擋住前來找茬的石清雪,陳嬤嬤被狠狠扇了二十幾個巴掌,還是嫣紅機靈,脫身去求了太子妃。
太子妃賢明,也厭惡石清雪的作為,親自來救了主僕三人,甚至命人把石清雪身邊的為虎作倀的僕人都送進了慎刑司。
石清雪找太子哭訴,反而被太子申斥,太子嘉獎太子妃做得好,宮中不允許私刑,石清雪違反了宮規,那些下人是代主子受過。
如果石清雪想讓那些人回來,就自己受罰,禁足一年。
石清雪哪裡願意,只能舍棄了身邊那些下人。
在爭執的過程中,陳婉瑩被氣得暈倒,太子妃請來了太醫,竟然是懷孕了。
太子妃請求讓陳婉瑩回東宮養胎,太子沒答應,一副不聞不問的架勢。
太子妃沒辦法,總不能讓皇孫出生在下人房中吧,又上書皇帝。
皇帝知道後,就命人把陳婉瑩挪到了無名殿,她的兩個陪嫁貼身伺候,太醫半月請一次脈,並半月送一次物資,其餘時間大門緊閉,不允許外出。
看在胎兒的份上,物資還算充足,雖然沒有那些名貴的養身之物,但該有的都有。
可在這種境況下,自己被太子厭棄,家族因她被奪爵,哥哥也受太子牽連流放,她哪有心思養胎,一直心情鬱郁,神思不屬,因而身體漸漸變得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