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皇帝從元後母家孫家迎了一位繼後,是元後的嫡幼妹。誰都知道這位繼後是來佔著位置的,也僅僅比太子大了八歲,剛十四的年紀就成了皇後,相比後宮那些有寵有子的高位嬪妃們,她太過於年輕,壓根壓不住她們。
於是後宮權柄被甄貴妃和四妃牢牢掌握,她只是個吉祥物罷了。
而太子當時已經七歲,出閣讀書四年,居住在東宮,和這位姨母一點也不熟。
沒有維系的感情,即便有血緣關系,也頂多是陌生人。
有繼後在,就代表了承恩公孫家的利益,他們不覬覦升官發財,因為當今連自己的母家都忌憚,只恩養著罷了,更何況是皇後孃家了。
就這樣,孫家作為太子母家,一點用都沒有,只不拖後腿罷了。
但皇帝寵愛嫡長子,自然不希望太子無人可用,於是在其他方面下功夫,比如太子出閣後,就為他選了八個伴讀,來自勳貴和文官家庭,四位老師也是當世大儒。
等到了成婚年紀,太子妃是帝師,一品太師的孫女,兩位側妃分別出自齊國公府和繕國公府。
本朝□□打天下時,有不少同鄉追隨,他們驍勇善戰,立下累累戰功,等到□□登基,被封為四王八公,屬實是勳貴了。
兩位側妃都出自國公府,陳側妃的父親是齊國公之孫陳濤,世襲三品威鎮將軍,石側妃的父親是繕國公之孫石重,世襲三品威武將軍。
另外,陳側妃還有一位兄長陳景軒,從小聰明伶俐,被選作太子伴讀。
而石側妃的優勢則更明顯一點,她父親石重仍在軍中擔任將領,掌握邊關一處軍防。
陳家則不一樣,從陳濤開始就走了文官的路子,可惜陳濤不是讀書的料,考了二十幾年,僅僅考中了秀才,此後就再無寸進,在父親去世前,襲爵三品威鎮將軍,謀了一個不文不武的官職。
到了陳家第三代,陳景軒被當今看中,點為了太子伴讀,石家嫡次子卻被刷了下去,因此兩家有了一點小齷齪。
但那都是小事,同為四王八公,在榮國公賈代善和寧國公賈代化的共同化解下,算是化幹戈為玉帛。
陳婉瑩和石清雪是一起長大的,同在一個圈子,算是閨蜜的關系。
石清雪從小就心性很高,要成為那人上人,背後賜為太子側妃,不忿之餘又有點滿意。
以她的身份,本可以做太子妃的,然而皇帝選了清流人家,太師的孫女當太子妃,她只能屈居人下。
所幸石清雪長得花容月貌,一入東宮就得到了太子的喜愛,相比樣貌端莊,大氣守禮的太子妃,自然是石清雪這種鮮活如驕陽的美人,才更叫太子偏愛。
可偏偏,和她一起入東宮的還有陳婉瑩,相同的家世,同樣為側妃。
陳婉瑩也生得好,如空谷幽蘭,因為陳父從小讀書,對女兒的教養也偏文官家族,讓她從小學習琴棋書畫。
石清雪美則美矣,一時的美貌沖擊並不能長久,太子畢竟是當今兢兢業業培養多年的繼承人,文韜武略,優秀異常。
能入他眼的,除了相貌,還得有文采,性子也要好。
在這方面,陳婉瑩就勝了石清雪許多,於是在入東宮三月後,她頂替了石清雪成為寵妃,又兩月,就懷有身孕。
當時的石清雪天真,對這個從小一起玩的閨蜜,並沒有提防之心,防的更多的反而是太子妃。
可太子妃是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宗婦,在被下旨點位太子妃前,還被秘密培養了三年,是皇後最完美的人選,怎麼可能因爭風吃醋去害後院的太子侍妾。
防備錯了人,又誤信錯了人,陳婉瑩自然就遭殃了,六個月的時候,被害流産。
這個時間點,肚子已經很大了,生生流下來給身體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陳婉瑩纏綿病榻六年。
在這期間,石清雪生下東宮長子,又懷了一胎。
因為沒有證據,太子並沒有對石清雪怎麼樣,照樣寵愛有加,或許他是知道的吧,只不過石重可是握有軍權,這是太子唯一接觸到軍權的機會,原本太子伴讀中,還有榮國公嫡長子賈赦,但賈代善是純臣,只效忠皇上,並不能給太子帶來助力。
不管出於哪方面,太子都不會懲罰石清雪。
與此同時,太子妃也生下東宮嫡女,石清雪不是沒想過害太子妃落胎,可惜她那點手段,也就是當時陳婉瑩沒防備,才遭了殃。
但這件事被太子妃看在眼裡,這六年不僅護著自己生下女兒,還保住了後院幾個侍妾的胎,生下一兒兩女。
也就是說,東宮一共六個孩子,三兒三女。
陳婉瑩養好身體,立刻開始爭寵,她想要為之前的孩子報仇,那就得有自己的籌碼,然而她沒想到石清雪竟然這麼狠,直接用肚子裡的孩子陷害她。
當時兩人在禦花園狹路相逢,陳婉瑩不欲多事,直接無視過去,走到拐角的時候,卻被石清雪狠狠拉了一把。
她摔到石清雪身上,石清雪血流不止。